新华社记者 黄堃
汶川地震,无论从破坏性,还是从波及范围来说,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在这样的大灾难后开展大规模的心理危机干预,在我国历史上史无前例。
广东省派出的心理医疗队到达四川江油地区后,根据灾民实际特点,创造了符合当地灾情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并和江油市精神病医院合作,建立和启动长达数年的灾后中长期心理干预机制。
地震灾区的心理干预困境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心理专家立即意识到,心理救援和生命救援同等重要,向广东省卫生厅主动请缨。5月19日,省卫生厅指示,马上组建心理医疗队,随时出发。当天晚上心理医疗队便启程奔赴灾区,离接到任务只有几个小时。
5月20日,根据安排,心理医疗队在江油市太平镇建立了医疗点。但是,一开始,就医疗点该不该挂“心理救援”牌子的问题,队员之间就发生了一场争论。有队员认为,我们的目的就是“心理救援”,所以挂这样的牌子无可厚非。有的则认为,当地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灾群众大多来自山区,对“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压根就没有概念。
经过协商,大家最后认为,由于目前对安置点受灾群众的情况还不十分了解,暂时不挂“心理救援”的牌子,而以“广东省医疗队第七支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救援队”的名义开展工作。结果,医疗点开张不到半个小时就接诊了20多名受灾群众。而从当天来就诊的受灾群众看,没有一个是主要因心理问题前来就诊的,基本是因感冒、腹泻、皮疹、外伤等躯体问题前来求助。
心理医疗队的温盛霖副教授当天晚上总结说,大部分受灾群众的文化程度、知识背景决定了他们可能不会主动来寻找心理方面的专业帮助。再者,从心理学、精神病学的角度讲,存在精神、心理问题的人,其程度越重,越不会主动来找心理医生。
创造符合当地灾情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面对困境,心理医疗队领队单鸿副院长的一番话使队员们豁然开朗:“卫生部要求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必须本着只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就是我们要以救灾需要为中心。心理医疗队每个专家都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又有四名护士帮忙,无论是基本医疗还是心理干预我们都有信心做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完成这次心理救援工作。”
因此,心理医疗队根据灾区实际情况,采取了医疗服务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医疗服务包括量血压、体格检查,对一些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或者提出诊治建议。心理干预主要为一对一的面谈,综合采用解释、支持、鼓励、放松训练等心理咨询技术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受灾群众,还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包括提供救灾信息、协助寻亲等。此外,根据受灾群众的具体情况,必要时适当给予一些药物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症状,譬如睡眠。
实践证明,这种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型医学模式的心理干预方式容易为广大受灾群众所接受。从短期的随访结果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效果不仅仅限于心理学和医学层面,还包括了社会、政治层面。临别时,许多受灾群众纷纷表达出他们对国家、对党的抗震救灾政策的由衷感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坚定信心。
建立和启动灾后中长期心理干预机制
采用符合当地灾情特色的心理干预模式后,广东心理医疗队的调查工作进展顺利。到5月底,心理医疗队在江油市各个受灾群众安置点走访了大约5000人,问卷调查及心理干预315人。根据卫生部下发、统一使用的应激反应问卷结果,有48%的受灾群众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心理医疗队回访显示,约50%的被干预者在睡眠、情绪、认知、意志活动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情绪较前平稳,活动较前主动、积极。但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时间可以在灾后一周到几十年,远期疗效仍需追踪观察与定期随访。
因此,5月28日,广东心理医疗队领队单鸿副院长代表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与江油市精神病医院唐本玲副院长在火线草签合作协议,建立和启动灾后中长期心理干预机制。
协议提出,以江油市精神病医院为联系基地,对江油(包括北川、平武部分地区)受灾群众建立以社区或受灾群众安置点为单位的心理卫生健康登记档案,实施3到5年的中长期心理干预计划,为受灾群众提供长期的心理卫生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