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周婷玉)记者17日在全国卫生厅局长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6月16日,中国已向地震灾区调拨疫苗204.7万人份;对12岁以下易感儿童进行甲肝、乙脑疫苗的群体性预防接种,累计接种53.7万人次。
“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说,灾区传染病病例报告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大的变化,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卫生部先后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派10630名医疗、防疫、监督、药监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了近千支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奔赴救灾第一线;调集救护、防疫和监督车辆1648台,紧急调拨血液244.57万毫升,消杀药品2854吨,食品和水质快速检测设备3.3万台(套),迅速全面开展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工作。
截至6月16日,全国参加地震灾区医疗防疫工作的人员达10万多人次,救治受伤和患病人员164万余人次;累计消杀面积32.3亿平方米,检查制水、供水单位和供水点17万户次、监测水样2.6万个。
“当前抗震救灾仍处在关键阶段,医疗卫生防疫任务仍很艰巨,”陈竺说,“这次地震灾害受灾面积大,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引发疫病的复杂因素增加,对灾后防疫提出挑战。”
陈竺公布了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建时间表,计划今年底全面恢复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到今年6月底,各医疗卫生防疫队,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对口支援方案,完成“交接换防”任务,做好调整与对接工作;到7月底,在对口支援省市支持下,灾区县、乡(镇)和受灾群众安置点普遍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基本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到9月底,全面完成灾区县、乡(镇)的临时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基本恢复灾区正常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到今年底,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恢复,临时业务用房、基本设备和技术人员配备比较齐全,能够全面开展正常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