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账本已泛黄。 郭静 摄
30多年光阴,8本厚厚的账本。从1976年开始,槐荫区振兴街办事处德兴街社区居民嘉兰坚持把每天的支出记录下来,将家庭理财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下来,小小账本,见证了一户普通百姓家30多年的生活变迁。
“记账是为了掐算着过日子”
21日上午,在嘉兰老人的书房中,记者见到了那8大本账本。最早的一本账本是个普通的笔记本,由于年代久远,纸页已经泛黄。最近的账本则做工精美,塑料封面,电脑制作的明细格子,一清二楚。“当初记账是为了掐算着过日子。”嘉兰老人回忆说,1976年,她是电业局的一名普通工人,工资45.3元,老伴也在电力系统工作,工资稍高,73元。两人100多元的工资维持一家7口人的生活,实在是需要能掐会算。账本上显示,1978年的月均收入为149.08元,“一年到头,紧巴巴的。”
尽管能省会过,但也有揭不开锅的时候,她指着1978年3月的一栏记录说,当月收入只有82.48元,实在不够,就向互助组借了20元。当时的互助组就是为了互帮互助而成立的,每人上交10元钱,由专人保管,一旦组里谁家遇到困难了,就借一点儿应应急,等缓过来时再还上。“那时叫互助金,想起来挺暖人心的。”
记者发现,1980年之前的账本上支出项目非常单调,并且很少记录具体物件。嘉兰老人说,“那时买什么东西都得用票。面有面票,油有油票,布有布票,单位不分票,你有再多的钱也没处买东西,根本就没有私营的店。”
1978年,二女儿下乡,为了给女儿准备行装,她几乎花光了全家人的布票。
收入过千元 添了几大件
从1980年开始,账本上突然多了一项:购大件。第一个大件是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414元。老人说,这台电视机也是用票买的。当时单位分工业品购物券,无面值,但在购物时需出示这种票,算是一个购买资格。“一家人凑了好几张票,然后才把电视机买回来。”第二件是一块160元的手表,“在当时这可是奢侈品,买了后戴着都小心翼翼的,睡觉都不舍得摘。”嘉兰的老伴、手表的主人周大爷此时也过来凑趣地说。
按账本,1981年,添加了洗衣机、台扇、自行车等大件,共计639元。1986年,添加了呢子大衣,133元。1991年,增加了教育投资基金,专门为孙辈建立……记者发现,衣物、电器、书刊在账本上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慢慢超过了日常饮食支出。“到1994年老伴离休时,月收入已经过千元了,是1980年前后的10倍。”
退休金提高了 生活依然节俭
而今,两人退休金过7000元,已经步入小康了。外孙女、孙女出生后,老两口的支出中又多了一项:压岁钱。根据账面记录,压岁钱是从1991年开始的,五个孩子,100元。“平均一个孩子20元钱,也就让孩子们买点学习工具,多了也拿不出。”老人说。
压岁钱每年都在增加,直到2005年春节,账本上出现了每个孩子1000元的记录。2008年2月9日,账本上显示压岁钱为4600元。“多给点压岁钱,期望她们多长出息,主要也是退休金涨高了,手头宽松了。”老人笑着说。
尽管老两口现在不再为生计发愁,但他们仍然过得很节俭,仍然每天记账。洗菜的水不舍得丢,拿来浇花、拖地、冲马桶,不到天黑得看不见不开灯,轻易不丢用过的东西,至今还保留着30年前的电熨斗、收音机……
“苦日子种下的根儿,都成习惯了。”老两口说,每当看到有些年轻人随意浪费东西,他们都很难过,“他们不知道珍惜这好生活,唉!浪费是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