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安徽阜阳,上千名感染了肠道病毒的儿童正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为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卫生部5月2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同时,专家强调:手足口病可防、可控、不可怕,群众不必恐慌。 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最为常见。 小儿患手足口病后有哪些症状?该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黏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至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5至7月是发病高峰期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而5-7月是发病高峰期。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②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③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临床诊断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核磁共振、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专家强调,儿童集体生活、学习场所,一定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 (本刊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