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名称:老山自行车馆
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和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基地西侧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场地自行车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场地自行车
建筑面积(㎡):32920
固定座位数:3000个
临时座位数:3000个
建设开工时间:2004年10月30日
计划完工时间:2007年上半年
处处闪现科技之光 带您走进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馆
“从地铁八角站下车,向北步行8分钟就可以到达这座体育馆欣赏精彩、激烈的奥运会场地自行车比赛。”在正在建设的老山自行车馆内,国家体育总局奥建办自剑项目部部长边西来对记者说。2008年,这座新建场馆将举行场地自行车比赛。目前,场馆建设已完成80%的工程量。
老山自行车馆紧邻长安街延长线和西五环,奥运会赛时观众可乘坐地铁至八角站,向北步行8分钟即可到达。此外,为配合老山自行车馆工程,西五环八角往北方向也开通了辅路,奥运期间,从这里可直接进自行车馆西门。
开车行驶在五环路上,很远就能看到这座独特的建筑。由于整个工程已完成80%的进度,从外观看,已经与竣工几无二致。平日里,这座场馆的铝合金铺就的圆顶屋面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就是在今天这样的绵绵细雨中,这个金属质感强烈的建筑依然非常醒目。
边西来介绍说,自行车馆的巨型圆顶以钢架搭建。整个屋面中间的部分另有一个类似“天窗”的穹顶,这个部分的屋面以透光性很好的聚碳酸酯板铺就。这一设计为场馆的节能和赛后利用提供了最好的硬件保证。
在边西来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这座奇特建筑的“身体”。虽然从外观上看,这座场馆似乎马上就可以举办比赛,但内部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走进这座三层建筑的第一层,“工地”的感觉才慢慢强烈起来。按照场馆的功能分区,自行车馆的一层将设置设备间、自行车库、辅助用房等功能用房。奥运会期间,所有“看不见”却有必不可少的工作都将在这里完成。目前,这些蜂巢般的房间已具雏形,只等装修了。
借着昏暗的光线走到二层,眼前豁然开朗,边西来所言不虚——虽然外面细雨绵绵,但透过屋顶中央穹顶进入的光线已足以保证馆内正常施工的需要。更为精巧的是,这块直径达56米的“大天窗”并非浑然一体,它上面可开启窗户的面积达到了240平方米,这些窗户均有系统自动控制,在发生火险时,这些窗户会自动打开,排除浓烟,保证馆内安全。平时,场馆管理员也可控制系统开启窗户通风换气,保证场馆空气的自然流通。
奥运会比赛由于比赛本身和电视转播的需要,对室内场馆的照明条件要求很高,老山自行车馆目前就已配备非常先进的照明设备。边西来介绍说,目前,该场馆大约已安装了300套照明灯。场地自行车赛道呈一定坡度的弧形,而不像田径跑道那样处于一个水平面,因此,每套灯内的反光照材质和角度都有所不同。这样的设计将使弧形赛道上每一个点的光都是均匀的。奥运会后,老山自行车馆将作为国家队运动员的训练基地,而平时的训练对光线的要求并不苛刻。这时,自行车馆圆顶上的“天窗”将大显身手。
边西来说,圆顶中部采用的聚碳酸酯板不但透光性好,而且散光作用非常明显,这样,即使外面艳阳高照,透射性馆内的阳光也不会在赛道上形成斑驳的光点,充分保障运动员训练时的安全性——要知道,在赛道上,自行车选手可以骑出高达85公里的时速,要是被光线晃了眼,运动员很有可能发生危险。采用了这样的设计,运动员在平常的训练时既不用开启馆内大量的照明设备,又能保证安全,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层是这个建筑的核心层,2008年的场地自行车赛就将在这里举行。奥运会场地自行车比赛是在一条椭圆形的赛道上进行的。老山自行车馆的赛道宽达11米,其中包括7米宽的比赛赛道和4米的安全通道,赛道从圆心向外扩散逐渐形成弧形坡度。按照国际自联的要求,整条赛道的坡度将在13度至47度之间。
边西来说,老山自行车馆的赛道采用了德国舒尔曼公司的先进设计。这家公司目前已设计安装了全世界100多条最先进的室内自行车比赛赛道。老山自行车馆将采用该公司设计的椭圆形木制赛道。边西来说,这种椭圆形赛道既有冲刺的直道,又有弯度很大的弯道,可以使运动员完美展示冲刺技术和过弯技术。这种椭圆形的赛道设计已经在近几年的比赛中协助运动员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世界纪录。拥有这样一条赛道,老山自行车馆将跻身国际一流的室内自行车场馆之列。
赛道中央的内场区域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赛时,内场将成为裁判员、官员们的区域,运动员也将在这里进行检录。边西来说,自行车馆将在内场部分采用地板采暖的技术,保证采暖的效率和舒适度。“虽然2008年奥运会时值盛夏,用不到采暖设备,但这项技术保证了这个场馆未来的赛后运营。”
位于自行车馆东、西两侧的观众席共有3000个,奥运会期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000。增加的临时座席将沿固定座席依次向上,延伸至场馆的第三层。奥运会后,东、西两侧各1500个临时座席将被拆除。
除了一层以外,自行车馆的第三层也承担着后勤保障的重要功能。包括安保系统、监视系统等都将在这里安家。
目前,机电系统安装、内装修、户外广场道路整治、户外管网铺设等工程正在抓紧进行。今年11月,“好运北京——场地自行车国际邀请赛”将在这里进行。届时,这座场馆将经历第一次小考,安好自行车运动的观众们也将在那时体验到世界一流自行车馆的风采。
像撑开雨伞一样 吊起老山自行车馆钢架巨顶
走进老山自行车馆,你的目光会立刻被它巨大的钢结构穹顶所吸引。置身馆内仰望穹顶,你会产生茫茫苍穹被钢架支撑的错觉。如此巨大的钢结构屋顶是如何被安装上去的?用国家体育总局奥建办自剑项目部部长边西来的话说,当初吊装这个屋顶的时候就像是拎着一只锅盖的边儿一样吊上去的。
老山自行车馆的屋顶是一个弧形圆顶屋面,它的钢结构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从里向外逐圈延伸,从中心最小的“年轮”至最外的大圈跨度达60米。钢圈之间以无数钢架联结,这些鳞次栉比的钢架连接点钢球直径就有一米之多,整个钢屋面总重达到了1400吨。这样大跨度的钢屋顶是在高空完成焊接,还是另有其法?
边西来说,刚开始就如何吊装这个大屋顶曾有不同的方案。有人说干脆上脚手架,在高空完成焊接,这样就完全省去了吊装部分;也有人说可以在场外焊接完后一部分一部分吊装上去。然而这两个方案费时费力。如果采用脚手架的方案,就要从自行车馆内部进行,按照该馆的规模,要完成这项工程,馆内将完全被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填满。边西来说,租用如此大规模的脚手架既费事也费钱,所以这个方案没有被采纳。从自行车馆二层中心到屋面最顶点的高度达到了27,对于显然这样的高度,无论从馆内还是馆外进行吊装难度都是非常大的。
在困难面前总会有一些灵光闪现的时刻。自行车馆成弧形的形状启发了建设者们。边西来说,这样的形状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像拎锅盖一样把它“拎”起来。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其实说“拎”并不确切,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拱”,而且是从地面一步一步地往上“拱”。这个方案确定后,工程师们把焊接的工作全部移到了地面。
在自行车中心原点的位置,钢屋面最中心钢圈开始了焊接工作。焊接完成后,它被拔杆吊升到一定高度,这个高度正好能够保证外围第二个钢圈的焊接工作在地面进行,并且里外钢圈焊连之后形成的弧度与设计弧度完全吻合。如此往复,最里层的拔杆被逐渐外撤,钢结构屋面在体积和重量也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整体高度也在不断升高。当最外一层钢圈焊接好后,整个屋面已经被升到离安装高度很近的位置了。
在不断的拔升过程中,钢屋面的面积和重量都在不断增加,边西来还记得,最后一次拔升的时候,整个工地的人全都上了,就连作行政的人员也加入其中。最终,这个巨型网壳钢屋面从馆内被一点一点的顶了上去。整个过程就像我们打开一把雨伞的过程,雨伞被撑开的过程就是巨型钢圈焊接和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