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安全发展国泰民安 > 安全文化

辽宁海城一滑石矿井发生塌陷 生还矿工不承认被困

2006-09-05 09:41:03
   
 
8月10日9时许,位于海城市牌楼镇杨甸村的一滑石矿井发生塌陷,7名正在作业的矿工被困在矿中。9小时40分过后,经过相关部门的全力营救,7名矿工奇迹般生还,然而生还的矿工谁也不肯承认曾被困在矿井中。

  生还矿工自称营救人员

  记者在现场看到,6辆急救车和多辆警车停在路边。

  “矿井里面被困住了7名矿工,营救人员已经与他们在矿井下对上话了,他们都没有生命危险。”海城市安监局局长祖国英说。

  18时40分许,矿井下接连走出几名头戴安全帽身穿灰色工作服的男子,在公安民警的安排下,给所有人员进行了登记。

  “我们都是营救人员。”一名走出的工人这样说道。随后连续从井下走出的几名工人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记者的提问。

  “他们知道这个矿没有手续,不敢多说话,就怕自己沾上责任。”一村民说。

   矿工最初不知矿井塌陷

  “从表面上看,这些矿工的身体都没有什么问题。”海城正骨医院的急诊主任说。

  “发生塌陷的部位位于矿井的中部,整个矿井约有100余米长,矿工被困的部位距离塌陷部位还有七八十米的距离。”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井下的情况。

   据该救援人员介绍,18时许救援人员与被困矿工通了话。

  “那时候他们都能说话,还说自己能走。”救援人员说,当他们在从外向内挖时,7名矿工也用工具从内向外挖。

  “挖了这么大一个洞,我们就一个个都爬出来了。”一名获救矿工向记者比画了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圆圈说,“我们都在里面干活呢,谁也不知道外面塌了,后来才知道矿井坍塌,这才开始向外挖。”

  塌陷矿井是“三无矿井”

  据杨甸村村民介绍,发生塌陷的滑石矿井是一个私人矿井,已经在此地开采了一年多的时间,负责采矿的矿工共有十四五个人。“滑石矿比较贵,矿工每个月都能挣四五千元,所以大家不管有没有证就都来干。”

  “这个矿井没有营业执照、采矿证等证件,属于‘三无矿井’,海城市在去年曾经组织安监部门、矿检部门和公安部门对该矿井进行过炸毁,”祖国英说,“今年7月又对这个矿井进行了炸毁,相隔不到一个月又死灰复燃了。”

  “市政府将召开专题会议,对这起事故进行责任追究,不管涉及到任何部门都要严查到底。”祖国英说。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鞍山、海城两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鞍山市委书记作出批示,要快速科学抢救被困人员。救援结束后,事发矿井被当场查封。目前,由海城市安监局牵头,公安、检察、纪检机关几个部门组成了事故调查组,事故原因及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

  编辑: 杨博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