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大地震来临时,经大忠一句"学生先走,干部留下",让会场200多名学生顺利逃生。他救出了很多人,却失去了5位亲人。
8个月来,经大忠在北川的工作重点是受灾群众的安置。到其他地方是谈灾后重建和招商引资。在他看来,这两件事一个涉及到老百姓的灾后生活,一个关系到北川的未来。
1月12日,记者专访了这位身为北川县县长的坚强的羌族汉子。
忆“5·12”地震——我也曾经绝望过
经大忠,羌族人,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的县长。
2008年5月12日下午,经大忠正在北川县委礼堂主持全县青年创业表彰大会,地震发生时,他大喊“学生先走,干部留下”,并且指挥现场200余名学生率先撤出。8分钟后,他才和其他干部从礼堂倒塌的侧墙撤出,随即便在县城内开展了紧急的搜救和疏散工作。
从那一刻起,他的5位亲人开始离他远去,全县15000多名父老乡亲的生命逐渐消亡,北川县城也成为一片废墟。
“我也曾经绝望过,我不知道,我们这个民族在这场大灾难后是否还能保存住?是否还能继续发展繁荣下去?羌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我们是炎黄子孙的后代,‘羌’这个字是甲古文中唯一的一个关于民族称号的字。”
经大忠回忆,在历史上,只有1935年红军在这里和四川军阀打过一场恶仗,伤亡人数才有这么多,北川最终得以解放。
“当年,四万多人口的北川汉族与羌族百姓不仅勒紧裤带养活了十万人的红军,而且有三千多人参加了红军。如今北川人民遭了灾,党和人民又来支援我们了。”
谈援建工作——山东人真干实事啊
“大地震发生后,你们省的郭省长(郭兆信副省长——编者注)见到我后,就直接问我‘你还有什么要求?只要你提出来,我都想办法帮助你们’。当时我说,我们缺安置群众的过渡性板房,郭省长就要求山东全省生产板房的企业将所生产的板房全部运到北川。”
经大忠回忆,虽然郭省长当面这样说了,但能否落实,当时心里很没底。 “所以一有空,我就到我们这里经常过外地车辆的景家岭去看,七八天后的一个晚上,从11点开始,我就看到一辆接着一辆的鲁字牌照的大卡车拉着板房过来了,我就在那不停地数,一直到凌晨4点,一共来了40多辆大卡车。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山东人真干实事啊!”
如今,北川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着,“97公里的生命通道已经打通,受灾群众全部住进了临时安置房,中小学校也统一开了课,新县城已经完成规划选址,近30家山东企业也签订了来这里投资设厂的意向协议……”
“我们现在和山东人是一家亲,北川县就是山东的第141个县。”经大忠开心地对我们说。
说感人故事——山东人流汗又流血
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在北川县城,几乎每个角落都有感人的故事。而在经大忠的眼里,在山东援建北川的这几个月里,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你们有一个援建干部是日照市的,他的援建点在桃龙乡,刚开始北川到那里的路还没打通,他在那里一下困了十多天,一直没出来。”
“还有一个济南市援建擂鼓镇中心小学的同志,11月份父亲去世,自己匆匆回去两天就又赶了回来,没来得及多看父亲两眼。”
“还有你们的总指挥,刚来的时候水土不服肠胃不适,最后自己连饭也吃不进去了,50多岁的人了……”
“最近,山东援助北川前方指挥部的全体同志做了一次体检,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都转氨酶偏高。你们真是出钱又出力,流汗又流血啊!”
“我从你们山东人身上看到了北川未来的希望。换个角度,看北川,其实就是在看山东。”经大忠感慨道。
看北川未来——要建一座爱心塔
“北川遭受重灾,灾难让我们失去了那么多生命,我们活下来的人没有理由不干得更好。”经大忠在地震之后一直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8个月来,经大忠辗转于北川和国内各地之间。“在北川的工作重点是受灾群众的安置,到其他地方是谈灾后重建和招商引资。”在经大忠看来,这两件事一个涉及到老百姓的灾后生活,一个关系到北川的未来。
记者了解到,在地震之前,北川县县委、县政府已经制订了一套有关工业、旅游和农业三方面的发展规划。按照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县的总产值能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9亿元。
但经大忠的这一番抱负在地震之后都化为泡影。北川县城荡然无存,一切都只能从头开始。
面对记者,经大忠重述了温总理的那句话“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
并且,他特意告诉记者,在新北川县城内,要建一个爱心塔,塔的四周记录有山东每个援建单位所做的工作,这座爱心塔将成为鲁川人民感情血浓于水的见证。
8个月来,经大忠在北川的工作重点是受灾群众的安置。到其他地方是谈灾后重建和招商引资。在他看来,这两件事一个涉及到老百姓的灾后生活,一个关系到北川的未来。
1月12日,记者专访了这位身为北川县县长的坚强的羌族汉子。
忆“5·12”地震——我也曾经绝望过
经大忠,羌族人,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的县长。
2008年5月12日下午,经大忠正在北川县委礼堂主持全县青年创业表彰大会,地震发生时,他大喊“学生先走,干部留下”,并且指挥现场200余名学生率先撤出。8分钟后,他才和其他干部从礼堂倒塌的侧墙撤出,随即便在县城内开展了紧急的搜救和疏散工作。
从那一刻起,他的5位亲人开始离他远去,全县15000多名父老乡亲的生命逐渐消亡,北川县城也成为一片废墟。
“我也曾经绝望过,我不知道,我们这个民族在这场大灾难后是否还能保存住?是否还能继续发展繁荣下去?羌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我们是炎黄子孙的后代,‘羌’这个字是甲古文中唯一的一个关于民族称号的字。”
经大忠回忆,在历史上,只有1935年红军在这里和四川军阀打过一场恶仗,伤亡人数才有这么多,北川最终得以解放。
“当年,四万多人口的北川汉族与羌族百姓不仅勒紧裤带养活了十万人的红军,而且有三千多人参加了红军。如今北川人民遭了灾,党和人民又来支援我们了。”
谈援建工作——山东人真干实事啊
“大地震发生后,你们省的郭省长(郭兆信副省长——编者注)见到我后,就直接问我‘你还有什么要求?只要你提出来,我都想办法帮助你们’。当时我说,我们缺安置群众的过渡性板房,郭省长就要求山东全省生产板房的企业将所生产的板房全部运到北川。”
经大忠回忆,虽然郭省长当面这样说了,但能否落实,当时心里很没底。 “所以一有空,我就到我们这里经常过外地车辆的景家岭去看,七八天后的一个晚上,从11点开始,我就看到一辆接着一辆的鲁字牌照的大卡车拉着板房过来了,我就在那不停地数,一直到凌晨4点,一共来了40多辆大卡车。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山东人真干实事啊!”
如今,北川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着,“97公里的生命通道已经打通,受灾群众全部住进了临时安置房,中小学校也统一开了课,新县城已经完成规划选址,近30家山东企业也签订了来这里投资设厂的意向协议……”
“我们现在和山东人是一家亲,北川县就是山东的第141个县。”经大忠开心地对我们说。
说感人故事——山东人流汗又流血
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在北川县城,几乎每个角落都有感人的故事。而在经大忠的眼里,在山东援建北川的这几个月里,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你们有一个援建干部是日照市的,他的援建点在桃龙乡,刚开始北川到那里的路还没打通,他在那里一下困了十多天,一直没出来。”
“还有一个济南市援建擂鼓镇中心小学的同志,11月份父亲去世,自己匆匆回去两天就又赶了回来,没来得及多看父亲两眼。”
“还有你们的总指挥,刚来的时候水土不服肠胃不适,最后自己连饭也吃不进去了,50多岁的人了……”
“最近,山东援助北川前方指挥部的全体同志做了一次体检,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都转氨酶偏高。你们真是出钱又出力,流汗又流血啊!”
“我从你们山东人身上看到了北川未来的希望。换个角度,看北川,其实就是在看山东。”经大忠感慨道。
看北川未来——要建一座爱心塔
“北川遭受重灾,灾难让我们失去了那么多生命,我们活下来的人没有理由不干得更好。”经大忠在地震之后一直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8个月来,经大忠辗转于北川和国内各地之间。“在北川的工作重点是受灾群众的安置,到其他地方是谈灾后重建和招商引资。”在经大忠看来,这两件事一个涉及到老百姓的灾后生活,一个关系到北川的未来。
记者了解到,在地震之前,北川县县委、县政府已经制订了一套有关工业、旅游和农业三方面的发展规划。按照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县的总产值能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9亿元。
但经大忠的这一番抱负在地震之后都化为泡影。北川县城荡然无存,一切都只能从头开始。
面对记者,经大忠重述了温总理的那句话“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
并且,他特意告诉记者,在新北川县城内,要建一个爱心塔,塔的四周记录有山东每个援建单位所做的工作,这座爱心塔将成为鲁川人民感情血浓于水的见证。
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