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6日电 据俄罗斯“国家网”报道,4月23日,在德国德累斯顿市附近采特哈因苏军战俘集中营纪念馆内,举行了集中营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驻德国大使、约400名前苏军战俘、政治和社会活动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卫国战争期间,在采特哈因集中营内有3万多名红军官兵丧生,是德国境内最大的苏军战俘墓地。
在希特勒计划进攻苏联的同时,德军司令部已开始准备接收苏军战俘,采特哈因集中营就是在德国境内专门为俄罗斯人准备的关押劳动场所之一,早在1941年5月就已建成,具体地址在亚科布斯塔利村,北边与法兰克福公路相连,东边是原柏林至德累斯顿的铁路线。
集中营内建有一个可安排10万名苏军战俘强制劳动的大型水泥厂。1941年6月底,首批战俘已到达这里。战俘运送条件,特别是在战争的前几个月,极其恶劣,供应的食品不仅难以下咽,而且数量极少,根本不够分配,绝大部分战俘食不果腹。
当时德军没有多余的卡车、火车来运送战俘,大部分战俘被迫排队步行数百公里,200万筋疲力尽的士兵因饥饿、疫病在路上即已死亡,掉队的战俘被押送队当场开枪打死。
1941年7月12日,2000名苏军战俘被押送到了亚科布斯塔利车站,然后关进了由铁丝网防护的采特哈因集中营。
前苏军战俘尼古拉·古德里曾经描述了7月4日至11日乘火车到这个集中营时的可怕经历:“车厢内的拥挤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人们身上流着血,肮脏的伤疤到处可见了,每个车厢内都有许多人失血过多而死亡,还造成了血液感染。因饥饿、水和空气缺乏,人们大量死亡。还有其他损失。车厢内充斥着垂死的人的呻吟声、咒骂声、叹息声,打摆子时的痛苦声。”
大部分战俘被露天安置,到了秋天,没有任何防护,白天黑夜都受风吹雨淋。德军没有为战俘准备一处简易窝棚,苏军战俘们尽量寻找能遮风蔽雨的东西,他们在地上挖洞,最后就死在自己新手挖掘的洞里,绝大部分苏军战俘患上了因饥饿造成的浮肿病、坏血病、无休止的腹泻、结核病。苏军饿得无法忍受,整日在寻找任何能吃的东西:草、树根、昆虫、食堂里的残渣剩饭等。
集中营内的惨状甚至让纳粹军官都感到可怕,其中一人在自己的日记中描述道:“今天早上,我们去查看俄罗斯人的大型集中营。这里每天都有最可怕的事情发生,每天都有人病死,饿死,尸体到处都是,个个瘦得皮包骨头。他们吃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草、有毒的蘑菇等。可怕的赤贫场景。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一些人卷着肮脏的纸片吞进肚里,一群人像疯子一样扑向泔水桶。哨兵根本无法阻止。”
随着冬天的到来,采特哈因集中营内的情况更加恶化,许多苏军战俘被冻死。
纳粹德国对苏军战俘进行了严格的登记管理,进行过专门核算,对哪个集中营内有多少战俘、需要准备和分配多少必须的食品份额都有明确的、具体的概念。集中营内每名苏军战俘都有一张所谓的“身份卡”,正面是编号和名字,背面记载着所有的个人情况,如民族、职业、军衔、被俘时的部队、被俘地点、健康状况、被俘或运送到集中营时的伤病情况等,还经常写上家庭住址。登记时还留有指纹,拍过照片。死后还会在卡片上补充进埋葬地点。
1945年4月23日,克里木第2近卫师解放了采特哈因集中营,参谋部战况简报表明,解放时集中营内只有1.5万人,大部分人都已死亡,根据苏联和德国战俘交换方案中提供的数据,采特哈因集中营墓地内埋葬了3万多名苏军战俘,其中1万人的姓名现已查明。
解放后,远不是所有囚犯都能马上回家,还有大量战俘又在集中营内滞留了几个月,因为他们的体质过于虚弱,尽管进行了相应的医治,还是有几十名战俘在解放后不治身亡。(固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