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本报记者 王亚楠
省国资委主任 谭成义
国有企业数量多、规模大,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一定程度上,国有企业代表了我省大中企业的发展状况。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我省企业到底处于什么状况,能否渡过危机甚至化危为机,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国资委主任谭成义。
企业运行上月开始企稳
◆本报记者:自去年10月份以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作为国有经济大省,当前我省国有企业到底处于什么情况?
◆谭成义:现在看来,这次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超过了一开始人们的想象。尤其是自去年10月以后对省管企业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市场急剧变化,产品销售不畅,库存急剧上升;二是企业效益急剧下滑,比最高月下降幅度50%还多,比正常月也下降 30%左右,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受到很大影响。尽管我省企业的外向度不高,但随着危机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传导,由南方等高外向度区域向北方等低外向度区域蔓延,这一趋势在我省企业已经得到较充分的体现。从统计数字看,省管企业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去年10月份出现急剧下滑,去年11月继续加速下滑,但去年12月开始基本稳定,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
◆本报记者:为什么能在去年12月就出现企稳的趋势呢?
◆谭成义:应该说,由于近年来企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对此番急剧市场变化起初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一旦冷静下来,大多数企业都能迅速反应,积极应对。现在看,企业在开拓市场、强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控制风险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还是非常有成效的。比如潍柴集团见事早、行动快,敏锐捕捉国内国际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准确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对营销策略及时调整,并对预期资金保障作出切实安排。济钢、莱钢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按产品测算,以是否有边际效益为底线,科学组织生产,降低成本费用,努力降低不利影响。商业集团迅速调整商品结构,开辟山东商品专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国资委也积极作为,引导企业渡过难关。去年10月14日,长假刚过,省国资委就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召集省管重点骨干企业研究当前形势。现在看来当时对形势的判断与后来的发展基本吻合,即使到现在也仍然存在下滑趋势,对企业的影响或许还没有到底。稍后,又召开银企合作座谈会,帮助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
改革积淀是应对危机的基础
◆本报记者:就我省企业近年来的发展以及去年下半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有没有渡过危机的有利因素?
◆谭成义:改革发展的积淀是应对危机的基础。我省大企业比较多,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大型企业集团具有一定规模,主业精干,发展态势良好。基础性、资源性产业是我省国企的主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总体来看,我省国有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年上升。通过改革,企业发展活力增强,尤其是最近几年,资产总量、发展速度都在全国前列。即使在去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广大国有企业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结构,国企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经济仍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去年1— 11月,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1.09亿元,同比增长 28.27% ;实现利润 289.5亿元,同比增长 26.06% 。截止到去年 11月底,省管企业资产总额5497.28亿元,同比增长 25.64% ;所有者权益 1656. 31亿元,同比增长22.79% 。
深化改革是渡过危机的出路
◆本报记者:就单个企业而言,继续推进改革对渡过危机有何帮助?
◆谭成义:通过改革,企业体制机制管理创新扎实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加快,这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目前,76.5% 的省管企业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省管企业公司治理建设试点深入推进,淄矿、临矿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已超过半数,董事会运作更加规范有效;监事会覆盖面扩大到10户企业,其中4 户企业建立了企业身份监事组成的监事会,实现了监督方式的重大转变。 集团公司管控工作进展顺利。 绝大多数省管企业开展了集团公司管控工作。管理创新加快实施。省管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进入集成化、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
必须坚持继续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这是渡过危机的出路。改革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高速集团通过实行集团管控,梳理发现集团内大量闲置资金,马上就还了15亿元的银行贷款,大大降低了财务费用。国有企业摊子大,有很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来改变。
抓“四保”明措施,剑指信心
◆本报记者:现在虽然说企业面暂时企稳,但我们和企业接触中,发现很多还是觉得不明朗?
◆谭成义:信心问题,说到底很大程度上靠有具体的措施。从国资委的角度,我们今年提出来“四保”的目标,即“保发展,保运行,保增值,保稳定”。
◆本报记者:这“四保”都有具体措施吗?
◆谭成义:每一项都有具体内容。“保发展”是核心目标。这里面开拓市场要放首要位置。因为之前持续多年良好的市场,许多资源性企业处于市场优势地位,营销网络都被削弱、破坏掉了,现在要求省管企业负责人要深入市场一线,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变化。此外,还要抓住政策机遇,进行结构调整;抓好资本运营,加大重组并购力度,危机也是难得的重新洗牌的机会;要立足长远,抓好整个企业的结构调整,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重新确定产品规划,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面向国内外市场寻求发展。
“保运行”首要是要高度重视现金流,起码保证维持企业正常运行一年以上。去年 10月开会就提出来当前形势下企业第一位要保“现金”,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把握好现金和投资、和产品营销、和内部成本管理、和产品边际成本的关系,要保证企业有现金净流入。要积极开展多渠道融资。要大力抓内部挖潜,抓风险防护,对赊销等要谨慎管理。下一步,省国资委还要引导企业围绕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共渡难关。
“保增值”,在这种形势下不是绝对值,而是行业水平不能下降,今年的业绩考核也要引入这一点。新形势下,要强调业绩考核的针对性、引导性,要与行业对标,与先进企业对标。把技术创新视同实现效益,鼓励企业积蓄发展后劲,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保稳定”,一是企业运行的稳定,二是社会稳定。省管企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减薪不减员。现在,企业业绩下降,开工不足,薪酬肯定要下降。要坚持薪酬水平与业绩考核结果相挂钩的原则,业绩降、薪酬降,而且要做到负责人先降、职工后降,负责人降幅不低于职工降幅,为职工群众做出表率。另外,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不能放松。
只要水平不下降,就有希望
◆本报记者:国资委在很多场合都强调“水平不能下降”,这个“水平”是指什么?
◆谭成义:这个“水平”应该是多重含义的。从外在来说,是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内的位次等;从内在来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从途径来说,是“ 对标”,与行业对标,与先进企业对标,实现企业自身的不断提升。水平如果下降了,即使市场回暖,也是被淘汰的对象。危机时候,更要注意竞争力的提升,培育比较优势,为长远的发展积蓄能量。
◆本报记者:关于今年尤其是一季度的形势您怎么看?
◆谭成义:关于今年的经济形势,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总的判断,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
从根本上讲,经济危机是经济经过一个时期的充分发展后进入调整过程的反应,是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大范围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增长的量上看,表现为停滞或衰退;从经济发展的质上看,是市场对资源及资源配置机制进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产业优化、机制调整、企业整合。能否抓住机遇,关键是能否抓住优化调整整合的机遇。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握市场动向,做好预测、预警、预案,把危机带来的冲击化解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要增强机遇意识,善于在经济形势变化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和危机中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培育出新优势。
尽管现在看来,一季度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能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也会比去年同期下降很多。但只要水平不下降,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