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新闻>新闻专题>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山东建设大家谈
站内搜索:
瞄准和谐 创新机制 司法为民
2007-03-27 10:22:00 作者:茌平人民法院 刘景生 来源:

  近年来,茌平县人民法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围绕“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便于当事人诉讼,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和高效行使审判的原则,瞄准和谐做文章,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实施维护社会稳定的“护航工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兴农工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鱼水工程”,强化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的“基础工程”,为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方便群众诉讼  擦亮便民“窗口
   

  茌平法院从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群众感触最深,利益最直接的环节和地方入手,从点滴小事抓起,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坚持重心下移,强化法庭职能和各项建设,使法庭真正担负起为民服务“第一窗口”的职责。实行法庭立案双轨制,远程立案,导诉室,及时为群众咨询答疑,改善立案接访条件,实行排期结案,风险预告提示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推行假日法庭、移动法庭车、巡回办案、预约办案和法庭全时制、全天候工作等制度,把便民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2003年以来,茌平法院先后在9处未设法庭的乡镇政府驻地设立了“法庭工作室”,人民群众高兴地将法庭工作室称之为法院和群众的“连心室”。原丁块乡某村的刘某夫妇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因与其子女常年不和,无人照管,经村委调解均未奏效,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电话给驻地法庭工作室,法庭值班人员接电后,立即上门立案,依法传唤其子女到场,适用简易速裁程序当场调解结案,前后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而在此以往,刘某则需绕道去30华里以外的博平法庭起诉,刘某无不感慨的说:“法院为咱老百姓着想,把法庭办到家门口,真方便。”

  矛盾纠纷化解基层,息诉罢访构建和谐。人们亲切称颂道:法庭工作室成为化解民间纠纷的“金钥匙”;法庭工作室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法庭工作室成为依法治理基层的“助推器”;法庭工作室成为缓解党政领导压力的“减压阀”;法庭工作室成为人民群众的“娘家人”。被百姓誉为又一方便群众诉讼、为百姓解难的法律“110”,成为基层平安建设的又一生力军。


  减轻群众诉累  畅通利民“通道”

  2005年春节前夕,240多名来自安徽、四川、福建、湖南等地的农民工在茌平法院执行大厅拿到了某企业拖欠的工资款40多万元,民工们手捧着拿到的钱,激动的说:“真没想到法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我们讨回了血汗钱,不然的话,我们将无法回家过年。”为使该案能及时审理,法院启动立案“快速通道”,为民工们办理了立案手续,并对诉讼费实行了减缓免,审理和执行并行,一方面注重稳定民工情绪,做好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与上级法院协调,经过法官细致工作,该企业大受感动,当即表示积极筹措资金,把拖欠的工资送到民工手中。
   

  这是茌平法院建立特色维权机制,构筑司法为民平台,打造特色便民“绿色通道”、“审判提速工程”的一个缩影。我们把关注民生、保护民利、善待百姓,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专事专办的“绿色通道”。突出抓好案件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提高案件息诉率,对简易案件实行即收即审即结,对普通程序案件,在不影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情况下,简化不必要的环节,减轻群众诉累。去年,为困难群众减缓免诉讼费10.5万元,确保了经济困难的群众能够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保护群众干事创业  营造安民秩序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民法院良好的司法保障,只有良好的司法环境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才能保证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才能保持安定团结。人民法庭是通过自己审理民事案件和轻微的刑事案件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目前,无论是城区法庭还是乡镇法庭,民事纠纷相对增加,轻微刑事案件也有增加的势头,法庭的多项审判任务显的更加繁重,因此,他们结合本辖区的实际,与刑庭紧密配合,慎重审理刑事自诉案件。近年来,农村邻里之间的伤害案件,伤害报复农村基层干部等农村多发易发案件呈上升趋势,我们组织力量帮助基层扎牢防范措施,对诉诸法律的案件在审理上加大疏导调解力度,尽量调解结案。去年共审结自诉案件6件,无一矛盾激化,促进了农村安定团结,保障了城乡经济的持久稳定有序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环境  完善富民措施


  2005年4月,辖区内某民营纺织企业郭老板因淄博客户需要棉纱6吨,随派他人货车送纱,司机在运输途中不慎丢失棉纱2吨,造成客户退货,致使十几万元的生意泡汤,郭老板很生气,就想把司机的客车扣留要求赔偿,就在双方争执不可开交时,想到驻地法庭留下的便民联系卡,便按照卡上的电话与其联系,法官接到电话后,半个小时赶到厂里,做调解工作,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既保证了司机合理赔偿,又避免了企业损失的扩大和企业扣车而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事后企业客户双满意,交口称赞。
   

  有的民营企业不能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合法债权主张不及时、不充分,有的民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频频失误等,针对这些问题,法院一方面积极向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有针对性地发出司法建议,通过座谈、讲座等形式,提高民营企业守法经营和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涉及民营企业的经济纠纷案件实行快立案,尽快审理,尽快执行,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以及时有效实现。如信发法庭辖区内私营经济活跃,共有私企100余家,法庭在每个大一点的私营企业设一名司法联络员,建立了司法联络网,定期对联络员进行法律培训,对各企业提供法律帮助,受到驻地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好评。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即“审执一个案件,发现一个问题,提出一条建议,堵塞一个漏洞,搞好一个宣传,构建一个联络网,强化一个管理,救助一个企业,营造一个环境,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延伸和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联系企业等一系列制度,在严格执法和坚持职能原则的前提下,以更多的方式、更广的领域、更新的手段,加强与企业及有关方面的沟通,及时制定审判服务对策。

  增进人民群众感情  强化爱民宗旨
   

  茌平法院根据新形势下审判的特点,积极探索司法为民的新途径,从群众看的见、摸得着的事情入手,在院审判庭和法庭设立调解室,实行“圆桌式”调解方式,法庭调解室的建立正是使广大农民真真切切的找到了一个让他们满意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有一个养殖场的老板曾因管理疏忽,使本来圈养的奶牛跑到邻村中几十户农民的庄稼地里,将刚刚冒出的玉米青苗吃了个精光,眼看自己赖以生存的庄稼被毁,农民怒火中烧,坚决要讨个说法,而养殖场老板面对农民提出的巨额索赔要求左右推托,不愿赔偿。针对双方分歧较大的实际,法官在调解室调解时,据理依法,指出养殖场因牲畜管理不善,损害他人财产理应赔偿,但赔偿须有一个合理方案,村民们也不能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最后双方心服口服的达成了一致的调解协议。2006年茌平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777件,温馨调解1596件, 2005—06年调解率平均达到70%以上。温馨调解是茌平法院司法为民的新举措。通过独特的“五个一”(即调解室拥有一个整洁环境和良好氛围,接待当事人有一声亲切问候,谈话时要有一杯关怀的热茶,调解时要求一套规范的言行,目的是达成一份满意的协议),营造了良好的维权氛围,彰显着人文司法的魅力。

  深化司法改革  创新为民机制

  这几年,茌平法院的办公条件虽几经改造,但仍未改变初衷,党组一班人不是把心思放在装璜威严的外表,而是坚持把司法改革作为审判工作实现司法为民的动力,不断赋予其新的生机和活力,继续围绕如何为经济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服务,如何促进审判职能发挥,如何使人民群众从中受益来通盘考虑改革,使改革置身于经济发展大局,融于审判工作中。他们牢牢抓住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攻关,特别是在规范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判前评卷、判后答疑”、调解工作、申诉来访制度、民事行政诉讼导引制度和民事诉讼风险预告提示制度等方面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制定推行了20项便民利民措施,80%的案件实行了简易审理,使广大群众从法院改革中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

  坚持职能原则  把好为民方向

  茌平法院在司法为民的活动中,全面理解和领会司法为民的实质,切实遵循司法为民的特有规律,将服务为民、利民便民寓于全部审判活动,指导工作实践,用司法为民来武装头脑,指导队伍建设,坚持职能原则,把好为民方向,以建设一支亲民、爱民、为民的高素质职业化法官队伍为目标。
一是重点解决好班子和队伍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问题。把践行“三个代表”作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司法为民作为审判工作的价值取向。二是重点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始终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作为审判工作的根本标准,确保掌权兴党业,用权为人民。三是重点解决好干警的廉政问题。四是重点解决好干警的作风问题,坚持严肃执法,培养恪尽职守、扎实严谨的作风,以对人民、对法律负责的态度,办好每一起案件。五是重点解决好干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问题。对此,近几年茌平法院先后实行了“一金双考三规范四标兵”制度,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是设立审判廉政责任基金;二是实行干警单位双“五考”;三是量身定制三项规范,即《审判行为规范》、《执行行为规范》和《法官日常行为规范》;四是建立工作单向标兵制度。在审判、管理工作中,树立办案标兵、执行标兵、调解标兵、调研标兵、庭长标兵。通过一系列的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措施,各项工作一年一个台阶,人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加强法庭前沿建设 夯实为民基础

  人民法庭是法院工作的前沿阵地,是人民法院为社会和群众服务最直接的地方。我们经常告诫法庭的干警,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司法水平,在工作中怀爱民之心,行为民之德,带着感情、爱心为百姓服务,尽可能用调解方式为群众化纷争,排忧解难,使法庭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感知司法公正的窗口。

  1.千方百计抓好法庭硬件建设。坚持以工作促建设,以建设带工作的方针,通过法庭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各乡镇党委、政府对法庭建设的大力支持,有利地促进了法庭建设工作。我们新建改造4处布局合理、设备齐全的法庭办公楼和多功能审判庭,建筑面积均在1100平方米以上,2005年全部达到省高院规定的“五化”法庭标准,4处法庭全部配备了汽车10辆,购置了微机和现代化通讯工具,满足了办案需要。
   

  2.合理布局,强化法庭警力。2003年根据省高院建设“五化”法庭的要求,我们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法,由原来的7处中心庭,直接合并为4处,庭长竞争上岗,人员合理分流,实行优化组合,并充分加强了法庭力量,现在4处法庭有干警40人,占全院审判人员干警的三分之一。
   

  3.加强法庭管理,提高执法水平。为保证法庭工作的顺利开展,注重发挥法庭与农民联系最密切、位居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优势,进一步落实法庭工作制度,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法官下乡、法庭下乡、审判案件下乡),利用“移动法庭”平台,深入案发村镇公开审理,巡回办案,便利农民群众诉讼,减少群众诉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法庭管理的强化和执法条件的改善,使基层法庭的警力大大提高。2006年全院审执结了2777件,其中法庭审结 1500余件,占法院的60%,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辖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 杜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