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项目角度出发,概要分析了图书馆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要从大文化的立场,建立公众的和谐氛围。图书馆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很大,这方面大有文章可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文化自觉 和谐社会
前言
图书馆人要以“阅读千种人文期刊杂志、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人文社区”为主旨:
图书馆通过倡导读书学习,使人树立积极向上在现代社会,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人们工作的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 需要从精神上给予调剂, 而图书馆恰恰能够以其最方便、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人们接受的方式满足人们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图书馆通过不断向人们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倡导文明, 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 维护稳定的社会形势, 促进文明社会的形成, 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正是图书馆建设的目的所在。因此图书馆建设不应该被社会忽视。构建和谐社会不应该是空话,而应该切实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城市图书馆带动城市化和谐发展
在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图书馆的建设高潮体现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目前上海全市各区县街镇正在建设的图书馆新馆、社区文化中心和信息苑、各类博物馆等,大大地促进了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这正是增强上海城市文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增添了重要的文化要素 。20世纪末以来,全球一些特大型城市以及中国的大中城市中,图书馆新建筑一个个拔地而起,给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1987年的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1996年的巴黎密特朗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1998年的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又称大英图书馆)、2001年香港中央图书馆、2002年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2005年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6年的墨西哥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图书馆以及中国的深圳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新馆建筑相继落成,而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广州的中山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都已经或将要开始进行二期工程;上海几十座区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新建筑也相继落成或正在建设……人们不禁要问,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同步发展的背景下,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图书馆新建筑在各个城市中矗立起来呢?
全球城市图书馆建设高潮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城市图书馆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市民的文化与知识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高潮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增长的需求。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群艺馆、美术馆等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都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中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城市图书馆对社会主义新郊区在构建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反哺作用。
全球城市图书馆建设高潮给我们的启示之二是:城市图书馆具有精神家园、城市教室的功能,它在躁动的城市气氛中创造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数字网络环境中仍然是广大市民学习教育和文化休闲的重要选择。
现今城市图书馆服务项目已拓展到讲座朗诵、文化展览、专题陈列、音乐欣赏、影视观摩、学术交流、网上咨询、文献提供、新书发布、多媒体互动、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汇集了文献流、信息流、知识流、人才流和思想流,成为市民继续学习的终身学校和文化休闲的“第二起居室”。市民在图书馆中,将体验到终身学习求知的快乐和互动交流中激扬智慧的幸福,从而提升科学信息素养。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图书馆兴起的协同学习、交流互动、知识共享的学习新潮流中,图书馆开始出现知识共享空间,从而对读者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全球城市图书馆建设高潮给我们的启示之三是:城市图书馆具有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功能。
二、图书馆文化自觉的三层含义
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将此总结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二种思潮的核心是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和种子呢?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在世代之间联系的认识上。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二是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相信“和能生物,同则不继”,相信可以形成“多元一体”,三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四是倡导以德服人,反对以力压人等。这些并不是虚拟的东西,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真情实事,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培养出来的精髓。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是文化自觉的第一层意思。
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让种子开花,结果。费孝通认为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费孝通认为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机械文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在我们这里,却重叠在一起。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这种“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是文化自觉的第二层含义。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当前图书馆的外在环境,这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曾面对的。全球化的现实需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我们不能对这些秩序和准则置若罔闻,而应该精通并掌握之,并在此语境下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知道在这一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了解中华文化可能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什么贡献。这是文化自觉的第三层含义。
显然,只有具备这样的文化自觉,才有可能建设多元共处、共生的全球社会。事实上,费孝通先生给文化自觉提出了一个坐标:纵轴是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一个时间轴;横轴是在当前的语境下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确定其存在的意义和对世界可能作出的贡献,这是一个空间轴。任何民族文化都可以在这个坐标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用这个坐标来衡量,我们在文化自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三、文化自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传统和现代的创造结合很不够,也就谈不上以新的观点去看待未来。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但是,目前这种完全“复归”的倾向仍然很严重,一部分人寻求的不是对文化的“自知之明”,而是一种势头很猛的夸张的复旧,其中尤有甚者,宣扬“圣贤是文化之本,文化由历代圣贤创造”,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都错了,走的都是所谓“文化歧出”、“以夷变夏”的道路;甚至认为1978年来的改革开放,也还是“沿着一百多年来文化歧出的路在走,中国文化仍然处在‘以夷变夏’的过程中”,提出要解决百年来的“亡教、亡文化的危机”,就必须“把儒教重新定为国教,建立一个儒教社会”。这种倒退复古,明显排外的取向当然不是提倡文化自觉的本意。
其次,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代化取向,对西方理论不加反思地接受,把本土资源作为论证西方理论、实现西方社会思想的工具,无视西方学者已经深刻揭示的现代化危机等等倾向仍然存在,此类更深层、更难解决的问题正在引起更多人们的重视,成为进一步推动文化自觉的核心内容。
图书馆要作构建“弘扬东方文化,构建和谐世界”的使者。“和”是儒学的精髓。
“和者,天地之正道也”,“德莫大于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
“和”的价值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和”的体现是奉行“中庸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的境界是“和而不同”。主张不是为“和”而“和”,而是“和而不流”,必要时还可“求同存异”。
“和”的根基是“仁”。强调以民为本,施以仁政。中国古代政治家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治国理想。
“和”推展到对外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以德为邻”,“近者悦,远者来”。
图书馆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义务。当然,图书馆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能丢失“个性化服务”这个特色: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在数字信息环境下,主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获取并分析各个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背景和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充分满足其个体信息需要的一种集成性信息服务。
结束语
今天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正在齐心协心奔小康,聚精会神搞建设。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不仅给中国人民,也给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好处。同时,中国在急剧变革中也面临不少新矛盾,出现不少新问题。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致力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沿海与中西部、人与自然以及国内外之间的五个协调,目标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1、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2006。思想正治工作研究。2006年5月
2、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2006。中国和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