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调整工资,收发员、门卫、司机与一线技术工人都长了120块钱。一线技术工人愤愤不平、怨声四起,与管理层关系日渐紧张,工作积极性受挫,责任心降低,不合格产品明显增多。 笔者采访中得知此现象后,想到了和谐问题。就这个企业来说,笔者并不认为收发员、门卫低人一等,但无论什么岗位、无论工作技术含量大小,人人普涨了同样数额的工资,看起来很“平等”了,该皆大欢喜了,但事实恰恰相反,这种无差别的“平等”,其实是一种不公平,它制造的是紧张、扭曲的人际关系、劳资关系,降低了生产效率。笔者由此想到,无差别、整齐划一并不能带来和谐,适当的差别、拉开距离,适当的多样化才是和谐产生的前提。 多样统一、多元并存是和谐的特点和体现。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这一客观现实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承认、尊重差别和个性,在此基础上沟通、协调、团结,营造各得其所、充满活力、人人舒畅的和谐局面,方为正途。特别是在人们就业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观念的碰撞、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讳疾忌医、躲避问题、掩盖矛盾,人为制造“歌舞升平”的“和谐”假象,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本意相差远矣!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一个单位、集体中,如果只有一种意志、一种意见,那可以肯定要么是当权者“一言堂”,要么是群众心灰意冷、懒得争论。一项改革、一个政策的实施,如果只征求一部分人的意见,那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一个人如果对你的任何意见、作为都说“是是是、好好好”,那这个人绝对不是真正的朋友。一个社会如果容不下任何不同的声音、另类的行为,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不是充满活力、自由民主的社会。大自然如果只有一种树、一种花草,那么也就意味着毁灭的来临。有不同,才有生机;有差距,才有活力;有矛盾,才有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不是抹去差别、熨平差距、否认矛盾,而是在差别中谋统一、增活力;在差距中把握张力,减少不合理的差距;以矛盾促进步,把化解矛盾的过程变为发展的过程。当然,对人为制造的或过大、过激、过烈的差距与矛盾,我们要“降温减压”。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提倡“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这也是本文意旨所在。发掘借鉴古老文化中的智慧,启迪今日的建设,则“和谐山东”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