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高考2003

泉城名师解读《高考说明》(下)

2006-08-31 10:51:31
   
 
 物理篇:
   稳中有变科目变化较大
   〔受访者〕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陆彩霞
    在今年的《高考说明》中,物理要求的内容仍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五部分,具体要求的程度用Ⅰ、Ⅱ两个级别标出。结合题型示例及难易度的分析、样卷的分析,总体感觉变化较大的有以下方面:
    力学部分,删去了力矩概念,相关联的电学部分的磁力矩也自然不在考试之列。动量定理一维情况的计算,已明确提出要求会用。电学部分去掉了电场中导体、静电平衡,但仍要求静电屏蔽,显然只能侧重现象的理解。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没有提出,只提出了三个表的使用,但要求是Ⅱ级,而且在实验中保留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这一实验,所以除了会灵活使用外,对表的原理应能会分析。电磁感应中,不再提自感系数,而且电磁振荡、LC回路也不再作要求,这样自感系数就不可能涉及到了。交流电中,三相交流电已不作要求,但增加了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感抗、容抗。这一部分也不应该有更多的要求,因为课本中一节课不可能讲清,能从现象上识别就足够了。光学部分去掉了透镜及其成像规律,作图法和公式计算,物理光学部分增加了双缝干涉的定量计算(体现在实验部分),光的偏振及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使几何光学部分难度明显降低,重心偏向于光现象及基本原理的使用,回归到基础光学研究的本源;而物理光学部分难度适当有所增加,即调整后光学部分更贴近了近代光学。原子物理部分,增加了氢原子能级结构,且为Ⅱ级要求,虽然以前《考纲》中没明确提出,但经常在能级概念中考查,现在明确提出来,显然要求明确了。至于电子云,只能作了解的层次。变化最大的要数实验部分,相比去年物理实验去掉了7个,增设了9个新实验。因为目前的高考实验考查仍为书面考查,同时又要体现能力考查,所以背实验仍不可取,实验复习应侧重于理解分析和设计上。相比去年的《高考说明》还有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其“说明”一栏内容明显减少,和实际生产、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内容明显增多,如牛顿定律部分不再提连接体问题处理时的要求,向心力计算不再要求由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等等。估计这样做的用意不是增加难度。知识本来就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相互连接的,学习的过程应注重知识的理解,如果对要考查的知识的理解有帮助的话,完全可以体会一下,但绝对没必要进行大量高难度的训练。至于和实际生产、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部分,如超声波及其应用、多普勒效应、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质谱仪、激光特性及其应用等多半要求不高,但科学普及、学以致用是相当必要的。能把课本上这一部分内容用好,关注一下相关的内容,就足够了。
    总的来说,新考纲更务实,更符合中学教学的要求。从中也可以看出,对知识的理解,在新情况下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仍应是高考的重点。那种只会做题,而不会在做题的基础上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生,是无法适应高考的。
   化学篇:
   确定目标针对性复习
   〔受访者〕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王克芳 王卫平
    目前,理科综合总复习正处于专题训练和模拟考试阶段,这也正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应考技巧日臻成熟的黄金时段。然而,不少考生在这个阶段身心疲惫,精神紧张,整天忙于做题、听讲评、对答案,复习效果欠佳。如何提高考前复习备考的质量,成为目前摆在考生面前最大的难题。经过近两年对理科综合命题思想的研究和探索,积极深入地研究命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已逐步构建出一套有效的考前复习对策。
    一、2003年高考的形势分析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分析,今年高考命题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与去年相比,都保持相对稳定,考试内容不超过《教学大纲》。试题仍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渗透为辅,以检验考生是否形成科学、完整的能力结构、基本的科学素养以及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试题引导考生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和现实问题。
    但众所周知,今年我省参加高考的考生将面临着许多形式上的重大变革:1.各科首次全程使用新教材;2.理化生内容较原来都有所增减,所以考试范围也有所增减。化学删减的内容皆为新教材没有的内容,而增加的内容均为新教材需掌握的内容。但是试卷结构有变化,选择题增加12分(约45%),非选择题中的跨学科综合题会有一部分拆分为单科试题。分值基本趋于生物75分左右,化学和物理分别为110分左右,三科总分为300分;3.首次全省统一划线招生;4.首次6月份高考。
    从今年的新版《考试说明》看,高考试卷的跨学科综合试题也首次受到削弱。虽说知识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但这些变革对考生来说有喜有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省统一划线使本来火药味十足的高考竞争更趋激烈,考生的计划、目标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为:形成系统完整的双基结构和能力结构,养成稳定的应试心态。
    二、根据复习目标和现实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
    1.夯实双基,查漏补疏
    目前时间短、任务重,应重视理综复习总体计划的相应调整,不能因时间紧而赶进度,使所学知识仍处于零散、不系统的状态。在教师的指导下,考生务必在现阶段做到“三回头”,即“回头看课本、笔记;回头看复习材料;回头看做过的练习题和测试题”,以此自行整理出本章或本部分的基础知识体系,按《高考说明》的要求做到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应用。切忌好高骛远。
    2.在教师的指导下,强化限时训练,加强能力培养
    限时训练有利于考生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同时也利于养成较稳定的应试心态。题目训练结束后,经教师批改或自己对照参考答案,对不会做的题、错题、思路不清晰的题目做下记录,以备教师讲解后进行整理对比,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正确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差异,逐渐克服审题不清、思维定势、表达不准确、书写不规范、计算能力差等弱点。通过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强化训练,考生将逐渐积累起应对不同的试题环境,快速而准确地提炼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达到对知识能力体系的整理、提高和完善。
    3.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要关注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和诺贝尔奖有关的材料设题。这种考查方式,具有素质教育的良好导向功能,引导和鼓励考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注未来。因此,理综备考必须关注现实与科技新成果,建立综合的学科知识新体系,内容可以不很深,但必须全面掌握。
    总之,在明确今年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命题形式、方向和范围的基础上,考生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要有健康的身体和稳定的心态;二是要扎实地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和技能框架;三是具有利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篇:
   提高五方面能力
   〔受访者〕省实验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 张怡明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公布了,这是高考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们进行第二轮复习的纲领性文件,是每一个生物教师必须首先充分学习、领会的文件。
    同去年的《考试说明》一样,在考试内容中首先提出了五方面的能力要求:①理解能力;②推理能力;③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④获取知识的能力;⑤分析综合能力。其中③④⑤应特别注意。③设计实验在近几年高考中每年都有题目,应根据对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④中提出了“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方面的知识通常不是课本已有的,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中”。这常常是高考命题的素材,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⑤历来是对高考能力要求中最高的,也应进行专门的训练。至于与物理、化学的综合,目前主要是“拼盘式”,不用过分强调,通常在第三轮复习时做些综合性题目即可。
    在考试范围方面,必须注意到山东省今年采用天津、山西卷,多了一本选修教材,考试范围应包括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范围一是必修教材的第一、二册,除了删除“绪论”的内容外,其他未见减少,并且与新大纲相比,要求更细化了。如生命的物质基础中,对于化学元素,大纲要求只有一句话:组成生命体的化学元素。而《高考说明》中则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包含了教材这一节的所有小标题。范围二是选修教材,与大纲相比,仅删掉了选学内容:现代免疫学的应用,光合作用的C3途径和C4途径,生物固氮过程简介、酶过程简介和细胞质遗传的应用。范围三是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与大纲相比也是仅删掉了选做的内容: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该提出的是,对于实习和研究性课题常不被重视,应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同实验一样对待。
    此外,对于考试说明后面的题型示例和样卷,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明确其难度的划分。样卷中选择题为22个题、132分,与去年相比,选择题增加了2个选择题,增加12分。
   地理篇:
   知“地”明“理”悟《说明》
   〔受访者〕省实验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 潘海东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配置、环境问题、人口激增等,这些社会问题仅靠单一学科已经无法解决,必须发挥各个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求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文科综合测试既要求考生具有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总体把握、综合分析的能力,又要有能够通过学科内与学科间的系统联系,展开思考、知识迁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文科综合测试中,地理区别于政治、历史的学科特点,体现在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和系统性。地域性可以体现社会现象的空间范畴,它包括人类活动的自然条件背景、生存环境特征和文化特征等。系统性可以体现社会现象产生的自然背景、社会现象发展演变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现象产生的因素和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及其关系等。在测试中,地理区别于政治、历史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有绘图说明、读图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举例说明、演绎推理等,通过地理学科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上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判断、归纳、推理等能力。
    在当前高中阶段仍然实行单科教学的条件下,每个学科都有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文科综合测试是以抽样式考试为形式,以社会发展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侧重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准确把握地理学科内容上的独特性和综合性。自然地理中的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运动、海洋环境、生物循环、地质物质循环、等值线图等内容,以及图解分析、定量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与政治、历史之间没有明显的交叉现象。同时,这些内容和方法在难度上的调控选择,可以影响到文科综合测试的整体难度系数。因而,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理学科内容组成知识体系,实现地理学科内的综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理内容上的综合性,表现在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在一个区域空间上的综合。区域地理是空间骨架,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规律为线索,地理问题为中心。在测试中,围绕着地理问题,考查考生依照所提供的材料,将有关知识展开,分层次进行剖析的能力。如人口问题可分为世界人口问题、中国人口问题、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的方向、人口素质问题、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农业问题可分为发达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城市化问题可分为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结构问题、城市化的利弊、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城市区位因素变化等等。这样,在研究考试说明时,不必拘泥于其内容的先后顺序和条块分割,应做到以问题为中心,将问题的形成原因、特点、表现、解决措施等,一一落实在某个特定的或典型的区域内加以综合分析,加深对问题的全面理解,从整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文科综合测试中,地理知识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将地理知识作为跨学科综合的桥梁。用含有多种信息的地图为架子,或者说以地理问题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在地理与历史、地理与政治、政治与历史,甚至史地政相综合的能力。当今世界许多的热点问题、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大多建立在空间地域性这个地理知识基础之上。有一些问题,其发生、发展的背景本身,就是地理学科所学所用的知识,如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从这个方面来说,能够将规律性的地理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判断,是取得文科综合测试成功的一个关键。
    最后,学习高考说明,还要注意紧密联系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确考试说明中哪些是删减的部分(如宗教地理、中国的干湿状况),哪些是增添的内容(如粮食问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明确备考的思路和努力的方向,提高备考的效率。
   历史篇:
   构建知识网络注意解题训练
   〔受访者〕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魏 明
    一、关于《高考说明》中考查范围的变化及认识
    今年的《高考说明》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尊重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规定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高考说明》也几乎没有列入。以往《高考说明》规定的范围,常有命题超出《高考说明》,今年对删节的内容应如何处理呢?我认为,对于《高考说明》删去的内容,可分两种情况来对待。一是可以完全删去的内容。《高考说明》和教学大纲在规定不做考试要求的章节中,比较孤立的就可以完全认定排除于复习之外,比如中国古代史:“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夏、商、西周的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唐朝后期的政局和唐末农民战争”、“五代十国”。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后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清朝政局的变化”、“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出现”、“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中国近代文化”、“新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世界近现代史:“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宗教改革”、“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16~18世纪的亚洲”、“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一战后的“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现代“学术思潮与教育”、“文学艺术”。二是要慎重处理的内容。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不考,但这节内容是作为19世纪末中国政局的突出特征,与戊戌变法关系密切。清末的“新政”不考,但与近代化相联系;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在教学大纲中已删去,而《高考说明》又增加进去,删去了土地问题便不成系统。这一变化的意义不在于说明土地问题必考,但透露出来的信息则是高考综合注重知识系统的考查。《高考说明》中规定了高考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形式,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复习和考生备考的依据。运用《高考说明》,有助于了解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依据《高考说明》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规范高考复习指导和学生的复习备考,可以增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减轻负担,有利于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益。
    二、关于下一步的备考与复习对策
    第一,要夯实“基础”,掌握好历史的基本知识。近几年来的文综试题,难度不算太大,但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是主要的。到了这个时候,历史复习大都经历了第一遍。第一遍所复习的内容很重要,这一遍如果没复习好的同学,第二遍就应该加强,而不应忙于搞专题复习。对于多数同学复习好这一遍以及在注意对课本内容进行查漏补缺的同时,更要注意掌握好知识的结构体系。根据《高考说明》的增删内容,不搞什么重点、非重点,全面掌握好课本内容。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基础知识不扎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很难形成。
    第二,要明确主干,构建知识网络,把握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历史高考更强调考查学生对本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复习中也更应加强对本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把握主体内容。历史是由“点、线、面”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历史学科的特性之一,就是历史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点”就是事件,“线”是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面”是反映历史时期或阶段的整个内容。如果仅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也适应不了高考的要求。高考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第三,要重视解题训练,掌握做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实践出真知。能力是在练习中获得的,解题能力是解题时考生所具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解题能力训练应包括两大题型(单项选择题、综合题),重点是四个环节(审题、解题思路、理论切入点、答案规范化)。探索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对典型性的题目,应从问题立意、情景设置、设问角度与层次、解体的思路与方法、答案的正确表达等方面进行练习。诸如看到背景,应从国际背景(政治、经济形势)、国内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来考虑;看到条件,就按照历史条件、现实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必要条件,可能条件)的思路去想。看到原因,就想到根本原因(政治、经济)、直接原因,自然原因(客观)、人为原因(主观),外因还有内因、具体原因——政治、经济、民族、对外、文化(中国古代史应从这五方面答,其他史酌情);看到结果,就想到直接结果、最终结局、成功或失败;看到影响(作用),就去想积极影响(政治、经济、文化,作用、意义、地位、进步性)、消极影响(作用、危害、不足),而且也应想到影响一般体现在:对内是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对外,世界史体现在对其他国家,中国史体现在对并存政权及对周边国家。还有,若看到评价,就应注意结合评价的内容,谈作用、影响。有的答题时,某方面的内容需要详细点,政治方面如统一、具体政策及制度、统治者;经济如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城市等。在答案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答题时千万要做到点要全、话要完;话点到为止,不要集中在一点上口罗嗦起来没完;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相关链接
    ——国家教育部有关人士透露,2003年高考各地考试科目确定,今年夏季高考将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今年高考辽宁省将首次在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中采用“3+文理大综合+1”的科目设置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1”是高校根据专业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学科中选择1科作为选考科目。由于科目设置改革,今年辽宁省将不再有文科考生和理科考生。高校招生计划将按文史类、理工类和文理兼招三种形式发布。考生填报志愿时,可单独填报文史类、理工类或文理兼招专业,也可以兼报这三种类型。  
    ——江苏省从去年的“3+文理大综合”改成了今年的“3+2”形式,其中,“2”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中,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2门考试科目。实行这一方案后,江苏省的高考科目将从过去的9门减到5门,同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将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实行新方案后,考生将在高三上学期末,参加由江苏省自主命题的“综合”学科的考试。“综合”考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但进入学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今年除辽宁、江苏外,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都将继续采用本地区2002年高考科目的设置方案。北京、上海今年仍将实行自主命题;广东、上海、河南将继续采用“3+文理大综合+1”的科目设置;广西今年的科目组合将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调整;除以上省、市、自治区外,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都将实行“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
    策划:滕传江
    撰稿:傅晓峰
  编辑: wangjing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