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十年文革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在邓小平亲自过问和督促下,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于是,1977年便成了中国才子们的狂欢年。 邓小平复出进行招生改革 1966年,文革爆发。高考成了被打倒的对象,全国高校停止招生。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一开始,他便自告奋勇主管教育科技工作,8月4日,在他提议下召开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座谈会请来了包括周培源、童第周、苏步青在内的40多位教育界专家和官员,他们在人民大会堂畅谈教育。与会人士一致建议国务院下大决心,对现行招生制度进行改革。邓小平当机立断:“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 会期一延再延小平发了脾气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等学校招生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以后时间最长的一次招生会,会期45天。由于“左”的思想还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因此,会议争论十分激烈。 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1、毛主席在“七·二一指示”中说“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现在是否可以像“文革”前一样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 2、“文革”中考试被说成是“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智育第一”、“分数挂帅”、“对贫下中农专政”,现在是否可以恢复考试? 3、政治审查中如何克服唯成分论的影响,贯彻主要看本人政治表现的政策? 4、招生中贯彻阶级路线与择优录取的关系? 对于上述问题,主持会议的原教育部主要领导人总也不表态,致使会期一延再延。 终于,小平同志发了脾气,他警告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不要成为阻力”。教育部送审稿上关于招收新生的政治审查条件,他认为“太繁琐”,这一段全部被他划掉,他又重新起草了一段。现在招生文件上关于政治思想品德考核的一段,基本上是邓小平写的。他说:“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高考制度恢复了。 (据《三晋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