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数学题我真的是不会,可我觉得交白卷太丢人了,所以我把考卷上的应用题都原样抄了一遍。”
1978年,邵中平在学校门口留影。
邵中平(前右)与同学在聊城山陕会馆前合影。
邵中平的准考证
为了保证冷门的外语类专业能够招够学生,1978年的高考对文外普通考生采取变通政策:数学不计入总分。这对于因为数学成绩太差,1977年高考名落孙山的邵中平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大学教育的大门再次向他敞开。
弄明白这本小书,上清华北大没问题
“你能想象吗?1978年山师东路是一条大沟,两侧都是麦子地,我就坐在那里,玩命地背考试大纲。”5月15日15:30,在山东大学文学院东侧的小树林,52岁的邵中平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29年前发生的一切,仿佛历历在目。
“对于现在的高中生,那时候的高考题难度很低,但对于我们这些基本没有正常上过学的大龄青年,高考前的复习非常艰难。”邵中平从包里拿出《一九七八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整本书一共42页。
“你看中国地理一共有14条基本知识点,对于现在的高中生,这是能够倒背如流的常识,可那时候我们就是硬生生向脑子里塞的感觉,基础太差了,往往是背了后边的,忘了前边的。”邵中平当时的复习方法就是每次复习都把上一次看的内容再学一遍,可他往往沮丧地发现,这时候前边的知识印象已经很浅了,只好从头再复习。
“只要把这本小书弄明白,考清华北大也没问题,这道理我们都明白,可就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快高考的时候,就感觉脑袋里挤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不是因为掌握的知识多,而是因为知识不成系统,知识点摆放得杂乱无章。”
为了不交白卷,把数学题抄了一遍
邵中平拿出1978年7月参加高考时的准考证,为了不错过考试,他把3天的考试科目抄写在准考证的背面,最下一排则是鼓励自己的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两次就可以成功的。1977年,他已经参加过一次高考,可由于数学成绩几乎为零,他落榜了。
第二年再次备考,数学仍然是他实现人生跨越的鸿沟。
1978年春天,正在紧张复习的邵中平不经意听到广播里传来一条高考信息,为了鼓励考生报考冷门的外语专业,1978年参加高考的外语类考生数学不计入总分,只作参考。邵中平高兴坏了。
1978年的高考在7月20日开考,第一天是政治和历史,第二天上午就是数学,尽管不计入总分,可邵中平还是参加了考试,“那些题我真的是不会,可我觉得交白卷太丢人了,所以我把考卷上的应用题都原样抄了一遍。”
也许正是借着“优待”外语考生的机遇,邵中平被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分院录取了,当年总分500分,他考了280分。
离报到截止日期只有3天才拿到通知书
高考结束后,邵中平回到了车间,就这样,一个多月没动静。私下里他也犯起了嘀咕,是不是自己留厂里的联系电话时写错了?还是成绩不够没被录取?
八月底的一天,厂办的干部喊他接电话,厂里只有一部电话,拿起电话对方很不客气,大声责怪他留下的电话号码怎么老打不通,“后来他告诉我山师聊城分院来通知书了,让我到历下区教育局去取,我当时就蒙了,后来厂部的干部说我脸色蜡黄,满头冒虚汗,还以为我家里出事儿了。”
回忆起29年前的高兴事儿,邵中平兴奋起来。“到了教育局,人家告诉我,根据我留下的电话号码42966,给我打了无数次,可怎么也接不通”,当时济南市的电话号码只有5位,由于通讯电缆效率低,接通电话很不容易。
拿到通知书的时候,距离学校要求报到的时间只有3天了,“现在想想都后怕,如果通知书一直到不了我手里,我的生命轨迹将是另外一种样子。”
本报记者高俊峰
当年装录取通知书的信封
■往事感言
打一下牲畜背一个单词
当年我们厂一共考上两个大学生,另一个和我同样的工种:负责把已经被电流击昏的牲畜挂在流水线上。这是肉联厂最苦最累的活。
到了学校我发现班里的25个同学中,有铸造车间翻砂工,有户外施工单位的,工种都是最累最苦的。至于大家公认的好工种,例如无线电制造,人家根本就想不起考大学。
现在很难想象当时我们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困难中,那时没时间复习,在赶牲畜上流水线的时候,拿鞭子打一下牲畜就背一个单词。那时高考是我们改变环境的唯一办法。
讲述人:邵中平
■特别提示
本报与搜狐教育频道合作,开设“高考照片背后的记忆”栏目,邀请30年来参加过高考的读者朋友,将手中珍藏的与高考有关的照片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照片内容与备考、考试、录取、开学、军训、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高考内容相关即可。
参与电话:0531—85193430 85193939
电子邮箱:shrbcfb@126.com
栏目博客:gaokao30.blog.sohu.com
网络支持:搜狐教育频道
通讯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生活日报济南新闻采访部
邮政编码: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