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建向记者展示自己珍藏多年的老照片。
大学毕业证上的照片。
王昭建上大学期间在校园内留影。
1910年12月10日出生,1931年考入山东大学,1935年毕业……97岁高龄的省文史馆馆员王昭建老人是目前健在的最年长的山大校友。原以为让这样一位耄耋老人回忆自己76年前的高考会有些困难,没想到老人不但耳聪目明,而且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连当年一些小小的细节都能娓娓道来。
因家境困难,当年差点放弃高考
1931年21岁的王昭建从山东省立高级中学毕业了。“按父母当时的想法,他们不希望我考大学,想让我尽快就业,因为那时供一个大学生也很吃力,而父母岁数已经很大了。”王昭建说,父母40多岁才有了他这个独子,当时父亲是电灯公司一个小职员,每月二三十元,母亲没有工作,是位家庭妇女,这样的家庭条件是上不起大学的。在20世纪30年代,学费最便宜但是也最难考取的,是清华、北大这样一些国立大学,这些大学的学费每年约20-40元;而被称为“贵族大学”的燕京、辅仁等教会大学,学费特别昂贵,每年约160元。
当时济南有个政策:本地大学生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每年60元的资助。王昭建祖籍江苏,虽然从清咸丰年间开始家人就定居济南,可那时看重籍贯,按规定不能享受这一待遇。
迫于家里的经济条件,王昭建高中毕业后就考上了邮务佐,准备去邮电局参加工作。就在高考开始前十几天,他的叔叔和舅舅知道了这个情况,提出要资助王昭建上大学。一向固执不肯接受别人帮助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终于点头答应了。“我高兴得一夜没睡,第二天就跑到北京准备考试去了,生怕走晚了父亲就改变主意了。”王昭建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高考时,王昭建在北京住了一个月
上世纪30年代,各高校都集中到北京、南京等大城市统一招考。“为了方便考生报考,每所学校都是独立出题,安排的考试时间都是错开的,互不冲突。考完了北大、清华,还可以再考师大、交大,这样有利于学校和考生进行双向选择。”王昭建说。
从济南出发时,父母给了王昭建50块银元,从未出过远门的他和同学一起坐上火车,怀着忐忑和兴奋的心情奔向北京。王昭建回忆,1931年,山东省立高中是全省唯一的高中,当年有七八百人毕业,其中,约有60%-70%的人最终参加了高考。
“那时候北京的学校公寓里面住满了全国各地的学生,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信息,传阅往年高考的试卷。当时报考一所学校需要两块钱,为了保险起见,绝大多数考生都报了至少四五所大学。”就这样,一场接一场考完后,王昭建又住在公寓里等发榜,前后共在北京住了一个月。
考了4所大学,唯一被山大录取
北大、清华、北师大、山大,这是王昭建当年报考的4所大学,虽然前3所都落榜了,但幸运地被山大录取。
“我初中上到一半就发生了‘济南惨案’,当时就读的正谊中学被迫停课,在家呆了很长时间后又转到教会学校集美中学上学,后来又考入山东省立高级中学读高中。代数课就是在转学过程中落下的,多数题都不会做,幸好别的功课不错。”
1935年大学毕业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昭建查到了自己入学时的单科成绩,百分制的数学自己仅得8分。
因为当时那种特殊的报考方式,不少考生同时考上了好几所大学,这样就为自己赢得了自主权。王昭建举例说,他的高中同学严薇青(后为山师大著名教授)当年只考上了青岛大学,入学后利用课余时间去数学系听课,次年再次参加高考,结果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另一位高中学兄季羡林在1930年高考时,同时考上了北大和清华,最后选择了去清华读大学。
在山大上学时,最喜欢听梁实秋的课
在山大上学期间,王昭建每年的学杂费是20块,由于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从第二年起,父亲就开始不再接受亲戚的资助,开始独立供他念书。
在山大读书的时候,王昭建第一年学的是教育,后三年转入外国语文学系。王昭建说,自己最喜欢上梁实秋先生的课。那时候,梁先生30来岁,精通外文,却从不穿西装,他上课时,永远是踏着铃声进教室,下课铃声未停,就已经步出课堂。“梁先生的理论是,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时间是学生的,一分钟也不容侵占。”
提起70多年前的往事,王昭建仍记忆犹新。
大学毕业后,王昭建被安排到安丘中学教书。日伪时期,他回到济南。当时的公立学校均被日本人控制,他和很多同事都约好,决不到那些学校任伪职。为了养家糊口,他就去了教会学校齐鲁中学当教员。抗战胜利至济南解放前,王昭建先后在济南市政府、山东省政府任文职,曾给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当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