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印尼地震引发海啸

特大海啸与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高密切相关

2006-08-31 10:54:45 SRC-132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姚润丰)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近日发生在南亚、东南亚强烈地震引发的特大海啸灾难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有重要关系。21世纪我国沿海海平面将可能上升,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种破坏力巨大的灾难性海浪,海啸是由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浪以震荡波的形式向四周扩散,到达岸边造成的破坏程度却与海平面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日益变暖,全球主要冰盖区融化,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不仅淹没了沿海土地,而且使得诸如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更容易发生,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特大海啸发生后,国家气候中心立即组织李维京、张祖强、刘洪滨、张强、张培群、任福民等权威气候专家,对海啸的破坏程度与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关系的研究表明,12月15—25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印度洋地区上空存在明显的气旋性环流,海水温度为29—30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0.5—1摄氏度。此外,专家们根据国内外最新气候变化研究成果,总结出三条主要结论。

    一是21世纪我国的地表温度将明显升高。研究表明,与1961—1990年的30年平均温度相对比,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温度将增加0.2~3.7摄氏度,到2100年将增加到1.3~8.9摄氏度。

    二是21世纪我国沿海海平面将可能上升。专家们表示,气候变暖直接导致海平面的进一步升高。现有观测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近300年来最快的。从1900年至今,全球海平面高度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到2100年将比1990年高出9~88厘米。近50年来我国近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约13厘米,且上升速率逐渐加快。

    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表明,到2050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约12~50厘米,大于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其中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等几个重要沿海经济带附近的海平面约上升50~100厘米。与此相关的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热带气旋强风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未来类似强震引发的海啸也极可能对我国某些沿海城市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三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国家统计局200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沿海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7%,人口占全国的42%,而GDP占全国的73%,其中我国沿海低洼地区约占整个海岸地区的30%,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国民经济集中在这些地区。海平面上升必将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许多沿海低洼地区将被海水淹没,现有海防设施的防御能力将大大降低,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且遭受洪水危害的机会增大,遭受海啸、风暴潮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据悉,近年来仅强热带风暴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损失已非常严重,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损失将更加严重。1997年的9711号台风仅在浙江省就造成25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人民币;今年台风“云娜”在浙江省造成16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4亿元。我国沿海地区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在目前的海平面高度上,若在我国近海地区也发生类似于此次东南亚地震引发的海啸,则在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将难以估量。(完)

  编辑: ray
 
 相关新闻
· 印尼海啸306人死亡160人失踪两万余人逃离家园
· 印尼海啸306人死亡160人失踪两万余人逃离家园
· 外交部:暂无中国公民在印尼地震引发海啸中...
· 为海啸灾区募捐先进受表彰
· 海啸后印度海底古城显现 历史谜团有望揭开...
· 印尼政府说海啸灾区正由紧急救援期向恢复...
· 中国捐款海啸逾12亿人民币
· 英报统计: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经超过2...
· 亚州海啸死亡数超16.8万印尼允许外军继续援助
· 印度洋地震海啸遇难人数上升至163,338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