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形势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2006-08-31 11:03:01
|
|
|
|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国务院能源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 周大地 |
我国当前能源供需矛盾缓解,但能源形势仍然严峻。 由于“十五”期间能源行业投资规模高速扩张,能源供应能力明显提高,电力短缺基本缓解,今年将继续缓解。全国煤炭核定产能已达22.6亿吨,再建和规划的项目总规模超过6亿吨;但安全问题仍然严重,安全整顿和煤炭产能形成矛盾。优质能源继续紧张,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不应求。汽柴油等石油产品市场偏紧。能源结构急待优化,煤炭支撑面临挑战。 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煤炭比例高达76%和68.9%。由于统计误差主要集中在煤炭,实际煤炭消费比例更高。优质能源的短缺日益严重,环境压力巨大,提高能效和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对能源结构提出挑战。 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数量和结构来看,我国石油进口仍将持续增加。因为,虽然我国国内石油产量将有所增加,但需求增长仍将主要依靠进口平衡,国际油价有可能维持高位。美国的霸权政策严重影响石油供应安全,发展石油替代产品仍然受到资源、技术、经济、效率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生物质或煤制油都难以有效替代石油产品,煤炭的高强度开发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煤炭开采规模过大,大量开采高危煤炭资源,生产条件恶劣,难以根本性解决煤炭安全生产问题,国有重点煤矿只占产量48%,符合高产高效矿井条件的产量目前只有6.35亿吨;由于资源所限,年产量300万吨以上的大型、特大型矿井产量仅能达到10亿吨以内,煤矿开采的环境影响尚待处理,对水资源和土地塌陷的影响十分严重,矿工健康和工作条件仍然恶劣,难以持续。煤炭生产成本外部性将逐渐内部化,煤炭价格将持续推高。 而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能源消费仍然在高速增长。各地经济工作重心仍然偏重GDP,各地仍然在比拼GDP增速,重点地市的压力更高。31省市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增长速度平均为10.11%,用大项目推动高速度增长,还是许多地方的习惯性选择,而速度过高难以转变增长方式。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工业能耗占我国全部能耗比例过高。我国能源消费中,第一产业占3.7%,第二产业占70%,第三产业占13.4%,居民生活消费占10.1%。第二产业中,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占97.7%,建筑业仅占2.3%。 高耗能行业高速扩张是工业能耗增长的主要原因。4个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增长量占工业部门总增量的52.2%,其中,电力消费增长量占工业部门全部电力消费增长的48.3%。“十五”期间高能耗产品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十五”期间高耗能产品生产弹性系数明显上升。 另一方面,我国钢铁生产过度扩张。2005年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总量31%,是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巴西5国产钢之和。世界干散货海运能力的43%在为中国运输铁矿石,中国近5年粗钢积蓄量11.8亿吨,相当于过去106年全世界钢铁积蓄总量的38%。2005年中国已由钢铁净进口变为了净出口国。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钢材647万吨,同比增长24.7%。累计进口钢材46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2.8%。3月份我国钢材出口达281万吨,同比增长27.1%,创造单月钢材出口量历史记录。今年钢铁生产仍然高速扩张。1-4月,我国高炉生铁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4.9%,钢铁占32.9%。世界同比增长6.4%,我国同比增长19.6%,除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增长0.9%,中国的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6%。 我国粗钢产量12622万吨,同期独联体3749万吨,美国3271万吨,日本3735万吨,我国比其三家的总和还多17%以上。(欧盟25国同期产量为6523万吨),高耗能产业的单位能耗水平过高。单位产品能耗和工艺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单位产品能耗下降速度仍然较慢。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下降速度不能抵消产量大幅上升导致的能源消费增加,使我国工业用能比例上升。 由此可推断,我国主要耗能工业能效水平可能长期落后。我国出现高耗高污染重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低水平投资扩张、低价劳力,过度使用土地、矿产和环境资源。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和导向系统以及相应的价格和资源管理体系出现偏差,土地、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合理分配。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程度过低,经济和社会价值体系过于向部分社会成员和短期效益倾斜。 “十一五”能源发展面临双重压力。当前经济增长仍然偏重,推动能源需求增长。“十五”经济增长趋势的惯性作用明显,高投资,产业扩张,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的发展拉动冶金、化工、建材行业的持续扩张。能耗下降的约束性指标要求进行转变,各地正在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进行层层指标分解,制定节能政策和措施。因此,要根据节能成效,强化节能政策,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尽快行动。 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并不容易,要进行长期和系统的努力,要有新的、重大的、创新性的举措,才能逐步实现节能降耗目标。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必然改变现有增长方式和内容,要自下而上地创造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和企业都要提出自己的具体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要体现节能优先政策,包括价格、投融资、产业政策、国土规划,城市规划,房地产政策,消费政策等等都要调整,单位GDP能耗下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志,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果,经济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单位GDP消耗最重要的因素,节能技术开发和广泛应用也是重要基础条件,消费目标和方式对全社会能耗有较大影响,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从发展目标,社会消费模式、经济和产业结构、市场的管理和引导、涉及能源消费的各种技术和设备的选择、以及大众消费文化等等各方面都进行相应转变,必须调整市场导向信号系统。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引导合理消费模式,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点,认真调整市场信号和市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对全社会的经济投入方向和能源消费活动进行新的导向。二是要调整政府的市场管理功能,加强政府的节能管理力度,用推动节能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引导社会舆论等措施方法对经济活动和能源消费进行引导,促进节能。 我国的土地、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市场价格过低,能源价格仍然明显低于国际能源价格水平,排污收费的力度弱,难以引导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国际价格体系中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价格比重不断提高,使能源等资源性产品的相对比价进一步降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向高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的低端产业和产品倾斜发展,价格对终端能源消费的影响也很显著,比如建筑物和交通用能,因此,要尽快调整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价格体系,能源价格的调整要以煤炭价格为重点,能源价格的调整要有较大和足够的幅度,要对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费有明显调整作用,充分体现资源开发和加工转换过程中的土地、水、生态等环境成本,体现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价值,不能靠压低能源价格控制物价水平。目前应该大幅度提高能源和资源产品的资源成本价格,提高资源和矿产税,认真解决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尽快开征燃油税,考虑能源税。 推动节能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包括财政投入和商业性投入。在经常性预算中,应该增加节能支出专项,建立节能基金,支持节能科研和技术开发;加大节能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以及节能新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节能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及相关的教育培训。在建设性财政支出中,要增加对节能和实现 GDP能效下降的投入。在政府采购和政府出资或有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中,实行能效标准产品评价和选择指标,建设项目能效可行性评价,引进奖励节能,惩罚浪费的财政经费使用办法,促进节能的税收调整。要尽快较大幅度调整能源矿产资源税、环境税,使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合理化。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用资源税方式取代特别收益金;同时研究征收水力资源使用税问题。在这里,资源税的收取和使用分配中重点考虑资源所在地的权益,对高效节能新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过程实行优惠税率,对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给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推动节能产业发展。 对能源、能源载体和高能耗产品的出口,理应取消各种出口税费优惠、征收出口税,实行严格配额,以至完全禁止出口的政策,防止在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时出现出口转移。要继续研究扩大对奢侈性高耗能产品的消费税开征范围。实现广泛严格的能效标准,加强对市场的节能管理,修改和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提高能效的各种市场准入条件和标准标识,发展超前性能效标准。进一步完善建筑物能效标准,特别是要强化标准实施;推进建筑功能合理设计,加快供热体制改革,鼓励地方制定更高的能效标准或提前实行国家超前性标准,能效标准要成为投资建设的的重要约束条件。对新增生产能力要严格制定能效准入制度,加强对企业规模,工艺技术,原料路线等方面的标准制定,高能耗行业特别要进行能效水平核准,不能建设低水平高消耗原料工业,采取单位产品能耗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作为准入条件,各地可根据情况制定区别准入条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节能优先的产业政策。 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重点耗能企事业,都需要进行节能工作的组织建设。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必须有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专门的节能工作协调和执行结构,重点企业和高耗能企业要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和岗位,节能管理和执法要有专业管理和技术队伍,地方要建立对节能法规和能效标准、标识的执行情况的监测监察机构,组织和鼓励节能技术和管理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投入,地方确定重点用能企事业单位和高耗能企业的具体范围,企业要设立专职节能管理机构,编制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计划,建立能源消耗统计体系,健全能耗计量设备,落实重点耗能产品和设备能效标准达标率和提高率,定期报告和公布考核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效技术指标、节能投入指标、节能管理工作指标,企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等,如此,才是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切实举措。
|
|
编辑:
解西伟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