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经典中国重点工程  > 环境

风沙源头披绿装(经典中国·重点工程篇)

2006-08-31 10:59:32 SRC-192
  高保生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高保生

  编者按:8月17日,国务院召开第102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国家林业局关于防沙治沙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近几年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开始出现净减少,沙化程度已从治理小于破坏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阶段。而作为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我国生态建设进入“相持阶段”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树立了样板,为人们正在抓紧实施的生态建设树立了信心。

  出北京仅200多公里,就到了河北坝上。初秋季节,开阔的高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真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往北京城里“倒沙”的源头之一,如今再也看不见大片裸露的沙化土地了。

  在内蒙古的阴山北麓,近年崛起的一条300公里长、50公里宽的防护林带,就像绿色万里长城,挡住了肆虐的风沙。

  被称为京津风沙源之一的山西雁门关地区,近几年造林种草面积突破1000万亩,治理“三化”草地200万亩,再现了林丰草茂、青翠欲滴的塞外江南风光。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不少沙地吐出新翠,千沟万壑换了新颜,已显露出良好的生态效益。据监测,2004年北京地区有13次大风过程,但真正形成沙尘天气的只有3次,较往年明显减少,空气质量也明显好转。2004年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达标天数由1998年的27.4%提高到62%,增幅高达34.6%;密云水库每年减少泥沙入库量达104万吨。

  风沙紧逼北京城

  当新世纪的风沙弥漫着首都天空让人睁不开眼睛的时候,人们才猛然醒悟:防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到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坝上地区一看,景况着实吓人一跳:植被稀少、沙土扬天。山西大同地区也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京津地区能不被风沙包裹吗?2000年春天,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多次沙尘暴或浮尘天气,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生态的恶化,牵动着国家最高领导的心。国务院于2000年4月27日、5月26日、6月5日三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并决定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目的就是通过植被保护,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小流域及草地治理、生态移民等措施,建设一个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生态防护体系,优化首都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提升北京国际地位,实现绿色奥运。工程建设范围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河北的平泉县,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的东乌珠穆沁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直辖市)的75个县(旗、市、区)。总国土面积为45.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告诉记者: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的硬骨头,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都十分重要,要通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努力,逼退风沙,造福京津地区人民。

  风沙源头植树忙

  被称为“治沙愚公”的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柳林乡西大营子村农民唐臣,承包了西梁山的3400多亩沙滩。他变卖了家里的所有财产,与家人一起搬到了荒凉的山上种树治沙。他5年里磨坏了20多把铁锹,穿坏了30双胶皮底鞋,硬是把3400多亩荒沙变成了林草丰茂、兔走鹰飞的花果山。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他“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称号。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平均海拔比北京天安门城楼高出1100多米,是京津风沙源重点治理之重点。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后,锡林郭勒盟林业局长李连芳一年有300天奋战在施工现场,带领沙区人民硬是在沙地上建起了一条420公里长的绿化林带。

  这样的治沙先进人物,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到2005年6月底,国家共投资500多亿元。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1172.2万公顷,占国家累计下达计划任务的93.26%。其中,完成林业项目建设任务375.4万公顷,完成草地治理任务175.5万公顷,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任务52.9万公顷,完成禁牧任务568.4万公顷,完成生态移民39951人。

  沙区兴起沙产业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随着工程的进展,也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不少地方还兴起了沙产业。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荒山造林、舍饲圈养、生态移民等措施的综合治理,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民广种薄收和牧民传统放养的习惯,初步实现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批附加值高的经济林产业、高效畜禽养殖业初具规模,约1622万农牧民在工程建设中和后续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仅退耕还林就使27万农民受益,年人均直接增收500多元。河北省张家口市有100万人依靠杏扁、葡萄、错季蔬菜等种植业脱贫致富。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14日 第一版)
  编辑: 李辉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