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经典中国重点工程  > 能源

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做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先锋

2006-08-31 10:59:33
   
 
华能玉环电厂施工现场。  记者袁亚平摄

  本报记者  袁亚平

  编者按:如何提供充足、可靠、环保和价格合理的电能,尽快提高燃煤电厂的技术水平,提高机组效率,节约有限的能源资源,减少排放,减少用水,是当前国内电力工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华能玉环电厂工程是国家“863计划”中引进超超临界机组制造技术的依托工程。掌握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增加该类燃煤发电机组在全国火电装机中的比重,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国内最好,国际优秀”

  海风浩荡,天宽水阔。记者在浙江省玉环县大麦屿放眼远眺,这中国八大天然深水避风锚地之一,是浙江中南沿海地区惟一可供第三代以上集装箱船出入的深水良港,长长的栈桥,巍然的码头,一派建设发展的宏大景象。

  我国第一座装备国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电厂———华能玉环电厂,正在紧张地建设中。那标志性的双筒烟囱高达240米,如一个巨人屹立海边。

  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小鹏提出玉环电厂的建设目标:“技术水平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单位千瓦用人最少,国内最好,国际优秀。”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煤耗低、环保性能好、技术含量高,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燃煤发电机组,也是国际上燃煤发电机组的重要发展方向。

  何为超超临界?专家对记者作了解释,水经加热从液态变成气态,蒸汽压力大于临界压力的范围称超临界区,优化的或高效的超临界参数为超超临界。使用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其发电效率将大幅提高。

  在现场的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李建民对记者说,华能玉环电厂工程规划容量为4台百万千瓦级机组,这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运行参数最高的燃煤发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两台,于2004年6月28日开工,计划于2007年底投产。项目建成后,华能玉环电厂将成为国内综合节能和环保水平最高的燃煤电厂。

  华能玉环电厂在工程设计、设备选型、供货商选择和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采取“引进技术,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方式,推动我国电力装备制造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豆腐”变成“豆腐干”

  工程部副主任李建平,对记者生动地描述了“豆腐”是如何变成“豆腐干”的。电厂的厂区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这一大片全是海里泥沙沉积而成的滩涂,岩石浅的露出泥面,深的埋藏在100米以下,起伏很大。那面上覆盖着20米至30米的深厚淤泥,含水率达70%,处于流速状态,就是一摊稀泥,放着都会流动。可以说,是全国在建电厂中地质条件最复杂的。

  工人们双脚踩在淤泥里,用手提缝纫机,将那长长的土工布缝成一片,铺在泥上。上面再铺50厘米厚的碎石,然后插入塑料排水板,垂直插入15米至25米深。又在上面铺一层土工布,再哗啦啦填上石块。在这样的重压下,淤泥里的水通过排水板挤出来,被水泵抽走。

  堆载预压,排水固结,用了230万立方米的石块填埋,硬是完成了61万平方米的场地预处理。

  为了提高承载力,用了很多种的地基处理技术。钻孔灌注桩超过8000根,用掉了15万立方米的水泥。高强度的预应力离心管桩,打下了1万根。水泥土搅拌桩,用掉了27万立方米的水泥。

  现在主厂房和锅炉房的地下,密密麻麻全是桩!

  多个连续大型沉井,直径达4.2米的盾构隧道,还有全长1.8公里、高7.5米的防浪堤,工程难度非常大,最终都攻克难关,取得成功。

  “我们是第一个吃这只螃蟹的”

  工程部副主任金迪对记者说:“我们是第一个吃这只螃蟹的,发电设备在国内首次使用了P92的金属材料。”这种采用美国材料试验标准P92的金属材料,焊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更难的是在国内没有这种金属的材料标准和焊接工艺标准。

  华能公司组织了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有关科研机构、高校和供货商、施工单位联合攻关。首先进行焊接材料熔敷金属试验,确定焊接工艺评定参数。如果温度高了,会影响金属组织性能;如果温度低了,冲击韧性的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破解了一道道技术难题,制定了P92材料的加工及焊接工艺评定大纲和监造大纲,为我国推广P92材料的应用探索了道路。

  打开笔记本电脑,工程部副主任刘金生指着工艺流程的图像,对记者详细讲述,华能玉环电厂在国内第一个采用“双膜法”海水淡化工艺,每年可为当地节约淡水资源800万立方米。

  记者抬头再望那高高的玉环电厂烟囱,发现那仿佛就是中国电力行业一个骄傲的惊叹号!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0日 第六版)  

  编辑: 李辉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