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经典中国重点工程  > 相关报道

在风起沙扬的时刻,前所未有的治沙工程启动了

2006-08-31 10:59:30 SRC-3070
   
  许多人还记得,2000年春天,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多次沙尘暴或浮尘天气,狂风劲吹,黄沙蔽日,北京也受到12场沙尘暴袭击,严重的时候天昏地暗,飞机场也被迫关闭。而据记载,当年风沙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是建国以来所罕见的。
 



  肆虐的沙尘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何时告别沙尘暴”呼唤着全社会的生态意识。

  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4月27日、5月26日、6月5日三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并决定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0年6月,新中国治沙史上的大手笔————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先期在京、津、冀、晋、内蒙古等五省区市的65个县(旗、市、区)进行试点;2001年,工程建设范围增加到75个县(旗、市、区),京津工程全面铺开;2002年3月,国务院批复工程建设规划,京津工程全面实施。

  按照工程建设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范围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河北的平泉县,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的东乌珠穆沁旗,东西横跨近700公里,南北纵跨近600公里,总国土面积为45.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治沙工程,它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就是通过植被保护、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小流域及草地治理、生态移民等措施,建设一个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生态防护体系,优化首都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提升北京国际地位,实现绿色奥运,保障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但环绕京津地区的风沙地带不仅空间跨度大,而且生态基础脆弱,风大、干旱、贫瘠是共同的特点。在河北康保县兴隆村,过去流传的一首民谣是,“兴隆不兴隆,风沙祸害人,白天点电灯,夜里活埋人。”多少年来,村民们一年中有半年是踩着沙土就能上房,扒开沙土才能进屋。恶劣的生存环境成了京津风沙源地区普遍的写照。

  怎样才能保证横跨700公里的风沙源区域得到有效治理?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领导回答,京津风沙源治理确立了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综合治理的原则。

  专家分析,2000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但折射出的深层原因与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过度放牧、植被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沙化不断扩大有关。

  为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要求,工程区全面封禁保护现有林草植被;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在现有荒山荒地上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型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对区域内陡坡耕地和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沙化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减少入库泥沙;转变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实行划区轮牧、休牧和舍饲圈养;营造农田、牧场防护林网;对生态极其恶劣,不具备人居生存条件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

  而整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期分为10年,从2001到2010年,分两个阶段进行,即2001—2005年为第一阶段,2006—2010年为第二阶段。按照规划,到2010年,工程建设将完成退耕还林263万公顷、营造林494万公顷、草地治理1063万公顷,修建水利配套设施113889处,小流域综合治理234万公顷,生态移民18万人。现在,这一工程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国家林业局治沙办领导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编辑: 李辉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