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聚焦青藏铁路 > 最新报道

跨越世界屋脊 青藏铁路功在当代利千秋

2006-08-31 11:03: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九日电 题:青藏铁路功在当代利千秋

  中新社记者 王永志

  一票难求,旅游升温,媒体聚焦……全长近二千公里且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随着七月一日全线开通试运行日子的临近,就像夏日的天气:热。

  众所周知,通往圣城拉萨的路途,要经过广袤的冻土区、无人区等“生命禁区”。有外国专家就曾断言:要在这里修建铁路“几乎不可能”。然而,提前一年时间建成的青藏铁路,却使几乎不可跨越的“天路”成为现实,并在世界铁路史上,创下多项中国和世界纪录,堪与自然界的造化昆仑珠峰媲美。一言以蔽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可以这样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是中国人强国梦圆的一个体现。把青藏铁路同内地连接起来,早在孙中山《建国方略》里就有所体现,也是中国各族人民久远的憧憬。但是,在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铁道部派出第一支考察队,迈出了考察进藏铁路筹建的第一步。在六十年代期间,中国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不得不停下前进步伐。

  到了一九七三年,毛泽东在北京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再次提出进藏铁路的建设问题,将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然而,囿于国力薄弱以及高原、冻土等筑路技术难题,比蜀道难上加难的青藏铁路也难有“出头天”。

  时光老人把日历翻到二十一世纪,秉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建设青藏铁路水到渠成。二00一年六月二十九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动土开工,翻开了新的一页。五、六年来,中国政府耗资数百亿元人民币,经历千辛万苦,终结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使之成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使得中国铁路版图大幅扩充。外电将青藏铁路与神舟六号上天、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建成,视为中国代表性工程,深得其中三昧。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还是中国人科技创新、攻克工程难关的一个范例。在这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上,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其“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创造了“离天最近的铁路”唐古拉山垭口、“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以及“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等“世界之最”。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还是中国政府开发大西北、给青海、西藏各族人民带去幸福,乃至中国铺向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一条通天路。可以肯定的是,大西北的开发将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广度;物流畅通、旅游业兴旺发达等可预见的利多,势必推动“高原经济带”的发展与繁荣,增强民族团结与融合,增进区域竞争力;而地缘战略优势,又将极大地拓展无尽商机。

  雪域高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当七月一日通往拉萨的青藏火车风驰电掣,跨越青藏高原,发出声声汽笛,中国这条巨龙将随之盘旋腾舞,更具活力。而无数高峰撑起的梦境,将召唤节日的庆典,萌动大地的欢歌。

  编辑: 春雷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