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尔木出发,翻昆仑山,越唐古拉山入藏,经安多、那曲、当雄,抵达拉萨。沿途风光绮丽壮美,天高云淡;充分供氧的车厢内,游客可以自由呼吸————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高原探险之旅变成了享受。
然而,熟悉铁路工程的人都知道,修建高原铁路困难重重。青藏铁路也不例外,“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一度困扰了英雄的筑路人。为把青藏铁路建成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铁道部和各参建单位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新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攻克“三大难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高原冻土堪称高原铁路的“杀手”,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一直是世界性工程难题。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青藏铁路要穿越长达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区,几乎占格拉段线路总长的一半。为了解决“冻土”难题,铁路建设者积极探索新思路,确立了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坚持科研试验先行,采取以片石气冷路基、碎石(片石)护坡或护道、通风管、热棒、以桥梁跨越特殊不良冻土地段等为主体的成套冻土技术措施,丰富了冻土设计理论和技术措施,提升了多年冻土铁路工程建设质量。随着冻土路基、冻土区桥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线等工程的顺利完成,青藏铁路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格拉段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多年冻土区行车速度达到每小时100公里,创造了世界上多年冻土铁路运行速度新水平。
为了早日开通给青藏各族人民带来幸福吉祥的“天路”,青藏铁路建设者坚守高原,奋力攻坚,但独特的高原环境的确对建设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劳动能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高原工作会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如果缺氧严重,会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急性高原病。在高寒缺氧、强紫外线辐射、饮用水缺乏的恶劣环境下,保证铁路建设大军上得去,站得稳,干得好,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
为确保建设者的生命健康,铁路部门贯彻“以人为本,卫生保障先行”的指导思想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确立了严格的卫生保障制度和科学的卫生保障体系。铁道部在格尔木建立了全路第一个高原病防治中心,在全线建立起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在施工高峰年,共建立三级医疗机构144个,配备常规医疗设备3900多台,设置大型制氧站17个,购置高压氧舱25台,全线形成能够快速有效救治危重病人的完备的医疗网络。
据了解,青藏铁路开工以来,全线共接诊病人53万多人次,其中470例高原性脑水肿、931例肺水肿患者全部得到有效救治,实现了“高原病零死亡”的目标。在2004年8月召开的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上,中外医学专家经过现场考察,一致认为:青藏铁路建设卫生保障防治救护工作卓有成效,医疗设施配置先进,人员健康保障科学,对人类高原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原始、敏感,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五大水系的发源地,又是藏羚羊、藏野驴等国家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这里常年低温低气压,高寒缺氧干燥,生态极其脆弱,植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珍贵的生物物种,使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为国内外所关注。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铁路部门在建设中确定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环保工作方针。以生态环境的评价结果指导设计、施工和环境管理,有效保护铁路经过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青藏铁路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首次设立环保监理制度,建立了由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统一领导、施工单位具体落实并承担责任、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施工环保工作日常监理、专职环保监理实施全面监控“四位一体”的环保管理体系,对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进行全过程监控,把生态功能保护、冻土保护、植被保护、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等各项环保措施细化到了各参建单位和建设工点。
为了切实保护施工区段的高原植被,铁路施工中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弃土场和施工营地,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表植被进行草皮移植和再造植被。铁路建设者在沱沱河、安多、当雄等海拔4500米以上地段进行了大面积的路基边坡植草试验和植被恢复试验,均获成功,开创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区人工植草试验成功的先例。而今,唐古拉山以南安多至拉萨间已有300多公里路基披上绿装,成为高原上美丽的“绿色长廊”。
为保护青藏高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资源,铁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的重点区域,铁路全线设置了3个种类33处野生动物通道。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对藏羚羊迁徙情况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野生动物已逐步适应通道环境。
经国家环保总局及青海、西藏两地环保部门监测显示,青藏铁路建设对江河湖泊水质无明显影响,植被、冻土、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沿线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铁路两侧自然景观未受破坏。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在多次检查后认为,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在中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示范意义。 本报记者 韩 叙 苏 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