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济南背影 > 图片报道

历下亭古名士多

2006-10-29 09:45:44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文/片本报记者郭学军
  当今社会,一句创意好的广告词可以使一种产品深入人心,也可以使一座城市扬名天下。为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人们拟制广告语可谓挖空心思,甚至用重金征集广告词的事例也不鲜见。然而,一位古人留下的诗句,却在不经意间给济南扬了名,扬了大名,并且不用给作者支付任何创作费,这不能不说是济南的一大幸事。它就是诗圣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诗中所说的古亭就是历下亭———一个历史悠久,给济南增添了厚重文化底蕴的名亭。
  大明湖中有古亭
  9月28日上午,秋高气爽,微风拂面,记者来到大明湖公园,去探访这个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到访过的古亭。一进公园南门,就看见里面道路两旁花团锦簇,秩序井然,到处是一派喜迎国庆的节日气氛。
  沿着南侧曲折的湖岸往东走,大约有300米的距离,便来到一处船码头,从码头向西北看,约100米的地方就是历下亭所在的湖中岛。隔着清清的水面望去,只见整个小岛,像一艘停泊在湖中的大船。岛上绿柳环合,亭阁掩映,错落有致,修竹芳卉,点缀其间,一派翠柳笼烟,荷花飘香、玲珑典雅的景色。还没有上岛,就让人觉得心醉,
  “该岛是大明湖中最大的岛。”大明湖风景名胜区办公室主任片西玉介绍说,小岛面积约4160平方米,历史久远,名闻遐迩的历下亭就巍立在小岛之上。之所以叫历下亭,是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而得名,亦称古历亭。现在,人们习惯将整个小岛及岛上建筑统称为历下亭。一个小小的亭子,居然能引得这么多的文人骚客来此凭吊,确实有几分神奇。遥望着小岛,记者的脑海里仿佛浮现出当年杜甫在此饮酒作诗的情景。
  杜甫诗句古亭扬名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诗人杜甫到齐州(今济南)临邑县看望其弟杜颖,路过济南,适逢早在开元年间就与杜甫在长安结为忘年交的北海太守李邕至济。李邕比杜甫年长34岁,他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为诗文之友,交往甚密,杜甫年少居住在洛阳时,李邕见过杜甫,并且很欣赏杜甫的聪颖好学。既然老相识也在济南,作为晚辈的杜甫当然要前去拜望李邕。而李邕便在历下亭设宴款待杜甫及济南名士,杜甫即席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一首: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署,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诗中第一句叙述李邕驻临济南,设宴历下亭,第二句说明了历下亭古老历史。当时方位以西为右,以东为左,济南在大海之西,故曰海右。因济南有过鲍叔牙、邹衍、伏生、房玄龄等大批历史名人,又因当时在场的有济南士绅蹇处士等人,因此称赞名士多。而接下来诗句描述的是亭内外景物和宴饮的情趣,以及对日落将席散,盛情难在的感慨。
  “李杜宴饮赋诗历下亭,使这海右古亭从此声名远扬。”片主任对正在沉思的记者说,“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颂扬得体,凝聚了诗人对济南人文景观的无限倾慕之情,成了后世济南人的骄傲,许多外地人也因此诗句而知道济南。
  历史记载,在历下亭,李邕和杜甫还曾评论诗文,从“初唐四杰”谈到“文章四有”。李邕佩服杨炯的诗文写得雄壮,不满意李峤的辞藻华美,称赞杜甫祖父杜审言的《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扶河东》声律和谐,气势不凡,是一首杰作。对杜甫的才学和理想给予了赞誉,并大加鼓励。而杜甫对李邕的多才和耿直非常敬佩,两人通过交流友情更加深厚。
  千年古亭历经变迁
  乘上游船,不大一会儿记者就来到小岛上。只见历下亭在岛中央,八柱矗立,斗拱承托,八角重檐,檐角飞翘,攒尖宝顶,亭脊饰有吻兽。亭下四周有木制坐栏,亭内有石雕莲花桌凳,有游人在休憩。二层檐下,悬挂着清乾隆皇帝所书匾额“历下亭”红底金字。片主任解释说,历下亭建造年代久远,位置也几经变迁。北魏至唐代,历下亭在五龙潭处,称客亭,是官府为接迎宾客而建造的,唐初始称历下亭。到了唐朝末年,历下亭渐废。北宋又重建历下亭,位置在大明湖南岸州衙宅后。之后又几经兴废变迁,至清初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山东盐运使李光祖在湖中岛上现址重建历下亭。杜甫所游览的历下亭就是在今五龙潭一带的古大明湖上,而并不是现在的历下亭。
  在亭之西侧,记者看到,有厅堂三间,红柱青瓦,四面出厦,名“蔚蓝轩”。片主任讲,因为轩西侧是宽阔的湖面,若值晴空万里时,则天蓝蓝,水蓝蓝,湖天一色,莹如碧玉,故取名蔚蓝轩。而亭之北有大厅五间,硬山出厦,花雕窗扉,是“名士轩”,为历代文人雅士宴集之地。“名士轩”三字匾额为清末书法家朱庆元书写,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则为郭沫若题写。
  走进轩内,可见西墙壁镶嵌着李邕和杜甫的线描石刻画像,以及自秦汉至清末祖籍济南的15位名士的石刻画像。在东墙壁嵌有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题写的“历下亭”诗碑,记述了他的好友陈弼夫和陈景亮重修历下亭的经过和他在山东看到的灾荒景况。历下亭之南,是大门,大门楹联“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何绍基手书,门上悬红底金字“海右古亭”匾一方。大门两侧是东西长廊,长廊东端是“临湖阁”,北墙嵌有咸丰九年陈景亮撰、何绍基书《重修历下亭记》石碣。长廊西端是“藕香品茗厅”,面阔三间,飞檐出厦。大门东侧有石碑横卧,上刻“历下亭”三字,乃清乾隆皇帝手书。大门西侧有御碑亭,红柱青瓦,四方尖顶,与西游廊相连,亭内立有乾隆皇帝撰书的大明湖诗碑。记者看到,在历下亭东南侧,有古柳一株,巍立湖岸,枝干胸径约1米多,均已枯朽,却又枯木重生,于枝干外皮处萌生嫩枝,迎风拂动,别有情趣。片主任讲,据考证,该古柳已逾160岁高龄,柳树能如此长寿,实属罕见。
  一番游览之后,记者感慨颇多。小小一个历下亭,开始人们来这里聚首,也许只是为了观景,可后来随着大批名人的登临,该亭便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现在来此亭的原因,也许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缅怀古人先贤,而追求一种人文情怀吧。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不也在游览之中得以延续吗。


  湖中岛全景


  百年古柳


  历下亭

  编辑: 栾晓磊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