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济南背影 > 最新报道

“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和白雪楼

2006-09-30 13:42:24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人去楼空济水头,栏杆倚遍忆风流。白云黄鹤杳何处,山色溪声共一楼。长夜漫漫知古恨,知音落落到今愁。岭南大雅关同调,春鸟喂喂自可来。这是明代光庐所作《趵突泉白雪楼》。而济南的白雪楼,是为纪念明代著名诗人、‘后七子’领袖———济南人李攀龙所建。
 

 

  文/片本报记者郭学军实习生韩晓辉刘静
  人去楼空济水头,栏杆倚遍忆风流。
  白云黄鹤杳何处,山色溪声共一楼。
  长夜漫漫知古恨,知音落落到今愁。
  岭南大雅关同调,春鸟喂喂自可来。
  这是明代光庐所作《趵突泉白雪楼》。而济南的白雪楼,是为纪念明代著名诗人、‘后七子’领袖———济南人李攀龙所建。
  “原楼已不存在,现在这座白雪楼是1996年重建的。”9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趵突泉公园白雪楼前,欲探访有关李攀龙的踪迹,公园管理办公室的尹主任对记者介绍说,新建的白雪楼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300平方米,配廊100平方米,为带戏台式二层仿古建筑。楼的南侧叠以假山,山北侧临山为湛露泉、酒泉、石湾泉,泉池内植以荷花。西侧为无忧泉,水面甚大,常年不涸,水草碧绿,锦鱼戏游。楼东为藤架,北为树林,景色甚为清幽。
  记者看到,白雪楼前面出厦,落地木槅,红柱花窗,古朴典雅。一楼正厅内陈放着李攀龙全身坐姿铜像,低眉紧蹙,似在沉思。厅内有其弟子学生及当代名人题写的诗文匾额,墙上挂的大幅《会友图》,再现了当年李攀龙传诵诗词的情景。楼上房檐下悬挂着清嘉庆八年(1803年)金光悌所书的“白雪楼”匾额,楼前立有当代学者书写的《重修白雪楼记》碑。登楼可俯瞰周围泉水竞流,远眺公园秀色。楼的下层北侧,还设有戏台,一些着古装戏服的演员正在表演。
  为官留芳名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因家靠近东海,自号沧溟,人称沧溟先生。先世籍贯济南长清县,他的祖父从长清县迁移到历城县王舍人庄。李攀龙9岁而孤,靠母亲张氏纺织度日。因家贫而自奋勤学。18岁时为县学诸生。常与好友许邦才、殷士儋等到山涧丛林中吟诗作赋,被人指为“狂生”。
  尹主任介绍说,据史料记载,嘉靖十九年(1540年),李攀龙考取乡试第二名,四年后中进士。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随后在刑部历任广东司主事、刑部员外郎、山西司郎中等职达六年,在任期间,公平执法,不冤枉无辜。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李攀龙被外放,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知府。这也是他自称“傲吏”,不肯趋附于权相严嵩而不可避免的结局。当时顺德正逢灾乱,他到任后查灾情,问疾苦,兴利除弊,三年任期内境内大治,除弊兴利,刷新政治,政绩斐然。
  嘉靖三十四年,李攀龙升任陕西提学副使。抵任后,与陕西巡抚殷学不和。嘉靖三十五年秋,升迁为陕西提学副使不满一年,即借故致仕归家,十年不起。直到严嵩父子得到惩治,隆庆改元,才起复为浙江按察司副使,两年后迁为参政,后升任河南按察使。期间母亲病故,奔丧回家。次年(隆庆四年)8月,在家乡去世。先葬于历城城郊“牛山之原”,后移葬药山之麓。
  “稍迁顺德知府,有善政”,这是《明史》作者对李攀龙的记述和评价。李攀龙有着刚正不阿的性格,思想很有见地,为官期间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后七子”之首
  “李攀龙作为官吏,在历史上并无太大的名声,但作为诗人却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尹主任说,李攀龙是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被尊为“宗工巨匠”。其《沧溟集》风行天下,历百年而不衰。他编的《古今诗删》,选各代之诗,影响颇大,后又摘取其中唐代诗歌编为《唐诗选》,成为当时通行的学塾启蒙读本,明清两代,影响超过《唐诗三百首》。
  李攀龙在京任职期间,邀谢榛和江苏王世贞、宗臣及河北梁有誉成立诗社,人称“五子”。后浙江徐中行、湖北吴国伦又加入,改称“七子”,明代的文学史上有“前、后七子”之说,而他是“后七子”公推之首。
  在文学方面,他们继承了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复古文学的主张,要求“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内容空洞贫乏的“台阁体”。嘉靖年间,“后七子”兴起,深入开展复古主义的文学运动,造成了声势浩大的高潮。前后持续百年之久,影响很大,基本上摧垮了统治一时的台阁文体,从而夺取了文坛的统治地位。
  李攀龙认为先秦古文已有成法,创作只需模拟即可。他推崇汉魏古诗和盛唐的近体诗,往后的都加以鄙视。由于他的这些文学主张过于片面,限制了他本人的诗文创作,作品的摹拟痕迹太重,佳作不多。在他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他的某些七绝也还写得自然,能注意顿挫变化,意味隽永。但即使是好诗,也构思雷同、用词重复者多。
  栖居“白雪楼”
  “济南白雪楼原来共有三处,最早一处在历城王舍人庄之东的鲍山。”尹主任讲,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辞官还乡,在鲍山附近筑楼隐居,潜心著书,并把楼取名为“白雪”,以寓战国楚人宋玉《对楚王问》赋中“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意。表明自己孤高自诩,不同流俗。对于这座白雪楼,李攀龙写文记述说:“楼在济南郡东三十里许鲍城,前望泰麓,西北眺华不注诸山;大小清河交络其下。左瞰长白、平陵之野,海气所际。每一登临,郁为胜观。”
  而旧时“济南十六景”之一的“鲍山白雪”指的便是这座白雪楼。李攀龙常在这里与友人饮酒赋诗,与他交往的大多是不大得意的中下层知识分子。
  到了晚年,李攀龙在大明湖南岸,百花洲以北碧霞宫附近又修建了另一座读书楼,楼名仍叫“白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白雪第二楼”。李攀龙的朋友许邦才在诗中称它为“湖中楼”。这样一位文坛大家就隐居在大明湖畔,百花洲上,写诗著文,绝意仕途。当时,白雪楼四面环水,只能以小船往来出入。倘有官员来访,一律不见。但若是文朋诗友,他则亲自撑船迎接。
  “据传,李攀龙有妾名蔡姬,善烹调,她做的葱味包子,葱香浓郁而馅中无葱。”尹主任说,有文友至白雪楼,蔡姬常以葱味包子飨客,后来,这种包子成为济南一种著名的风味小吃。白雪楼因李攀龙而闻名于世,以至于无数后来之人,临百花洲而慕古贤,遥想那四面环水的白雪楼,叹赏流连,遐思无穷。
  尹主任讲,李攀龙去世数十年之后,为了纪念这位诗文大家,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在趵突泉东、沧园附近,又出资修建了第三座白雪楼。可惜,1960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该楼因破烂不堪被拆除。1995年10月,趵突泉公园重建白雪楼,1996年6月竣工,也就是今天的白雪楼。


  趵突泉公园内的白雪楼


  李攀龙铜像


  白雪楼下光绪年间的石碑

  编辑: 栾晓磊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