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的老城区内,有一条因泉水而著名的老街巷——双忠祠街,在该街的西段上,相距不远有“双忠泉”和“不匮泉”两处泉水,这两处泉水不 仅都属于济南的72名泉,更是记载了明末清初山东巡抚宋学朱及其孙宋广业祖孙两代忠孝两全的业绩。
古色古香的老街
文/片 本报记者 尹玉涛 郭斐
老巷深处觅得两处名泉
2月5日下午,记者徒步从泉城路向北行走,沿鞭指巷这条南北向的老街巷走上500米左右,路过状元府故居,就来到东西方向的双忠祠街的东首。这里有一家修自行车的店铺,店铺的生意不错,乐呵呵的老板忙得满手油污。问及双忠泉在哪里时,他指着朝西的方向说:“我这里是双忠祠街的最东首,你走到双忠祠街的最西首,双忠泉也就到了!” 沿着双忠祠街西行,记者看到,街巷两侧的建筑以济南的旧民居为主,其间夹杂着几座近年新建的建筑物。向西行约200米,来到另一条南北向老街巷——西熨斗隅巷的北首,在这里可以看到状元府故居的藏书楼。 再向西走上300米,便走到双忠祠街的最西首——启明街与双忠祠街的丁字路口。 在路口的东北侧,一个傍墙而建的泉池引人注目。这个泉池大约10平方米的面积,泉池的东侧是一块石碑,上书“双忠泉”三个大字。泉水大部分已经被篷盖,只留下南侧的一个长方形的开口,供附近的居民提水所用。 “泉水主要是洗衣服用,我们早就不喝它了!”一位前来提水的中年妇女告诉记者,自从家里通了自来水以后,附近的居民就不再饮用双忠泉的泉水了。“不过前些年喝这水时,觉得水质真是不错!”这位住在双忠祠街的居民告诉记者,泉水是越用越清澈越干净,近年来泉水用的少了,水也不如以前干净了。 泉水常用常新这个道理,在“不匮泉”边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从双忠泉向东走上30多米,记者来到双忠祠街33号的院子里,“不匮泉”就在这个多家合居的破旧脏乱的院落里。在院落的西侧,泉池虽然被一个正方形的石栏围护住,可池边堆满了各种闲物垃圾,泉水更是浑浊不堪,里面还漂浮着树叶和尘土。要不是泉池东侧挂着一个简陋的小黑板,上面写着“此处济南名泉,不得占用,违者追究责任”的粉笔字,真不敢相信这里竟然藏着济南的一处名泉!
双忠泉石碑
被篷盖的双忠泉泉水
古老的民居大门
双忠祠街不见双忠祠堂
双泉尚在,双忠祠在哪里?记者在双忠祠街上先后询问了十几位老住户,可惜得到的都是诸如“不知道”、“没听说过”的答复。 记者随即查历史资料得知,双忠祠街在鞭指巷以北,是济南老城区的一条东西小街,两边分布着居民住宅,清初街上建有双忠祠,是为纪念明末在济南死难的山东巡抚宋学朱和历城知县韩承宣建立的。双忠祠位于双忠祠街西首,据说是当年建祠时,掘地而成泉。现今双忠祠已然不见,只有仍在喷涌的泉水还在追思着昔日的英魂。 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节节胜利,关外清兵乘明朝人心涣散之机大举进攻,所过府、州、县城全被攻陷,并连破临清、武城、茌平,十二月下旬到达济南城下。时任山东巡抚御使的宋学朱正在章丘巡查,闻报后急回济南,与布政使张秉文、历城知县韩承宣指挥守城。当时城内只有乡兵500人和莱州援兵700人,而且大部分为老弱病残,兵力单薄。清兵十余万围攻济南,用炮火云梯猛烈攻城。济南坚守9昼夜,终因兵力相差悬殊,张秉文在西门大街巷战中战死,其妻女眷属投大明湖自杀。山东按察副使、盐运使、兵备道、济南知府、同知、通判、都指挥使、儒学教授、历城知县韩承宣,以及全城官员和守兵全部遇难。 清兵攻入济南之后,大肆抢掠,将年轻妇女、少年掳走。“杀掳人丁八千八百五十一丁”,济南府属所有耕畜均被清兵掠夺殆尽,这在济南历史上可以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清政府在巩固统治后,为了“教忠教孝”,居然褒扬抗清明臣。其间,为纪念宋、韩二人忠贞殉职,于1706年在济南建立“双忠祠”祭之。祠内原来有丰碑四座,均由名家撰文书写,可惜后来均下落不明。建祠掘地时忽然涌出一泉,水流不息,清澈甘美,遂以祠命名为“双忠泉”。山东督学赵申季当时作《双忠泉记》,勒石于泉边。双忠泉和双忠祠于解放前祠毁泉埋,泉址上建了民居。2000年,有关部门重新修复了双忠泉。该泉还曾被列入清代郝植恭的《七十二泉记》中。 目前,历经多年风雨沧桑,双忠祠已经废弃,以其命名的双忠祠街自然也是徒有其名罢了。
不匮泉池
不匮泉边追忆孝母故事
双忠泉记录了宋学朱、韩承宣二人忠贞报国的业绩,相邻几十米的不匮泉则留下了宋学朱之孙宋广业孝敬母亲的动人故事。 史料记载,1644年,清兵进入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清帝国,很快巩固了对全中国的统治。清代康熙皇帝为了“教忠教孝”,对英勇抗清的明朝忠烈宋学朱、张秉文、韩承宣等不但不予贬斥,反倒大加褒扬。其间,在济南保留了张秉文等人的专祠;宋学朱的儿子宋德宜选任清廷大学士,官至吏部尚书。同时,追赠宋学朱为文源阁大学士,追赠韩承宣为工部尚书。康熙帝于1705年东巡时,特在宋学朱墓地建牌坊,御题“传经世泽”。宋德宜之妻(宋广业之母)管氏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特赐诰封为“一品夫人”,并赐“北萱映彩”匾额。 宋学朱的孙子宋广业在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曾担任济南东道道台的职务。宋广业事母至孝,在任上时,将母亲管氏接到署衙奉养,并在署衙的西侧建御书碑亭,将皇帝赏赐给他母亲的匾额挂在那里。建亭时,于亭后挖池,得一新泉,泉水清冽甘美。于是,根据《诗经·既醉》中“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的诗句,将泉命名为“不匮泉”,意思是孝子源源不断,如同泉水一样永不枯竭。 据清道光《济南府志》及《续修历城县志》记载:“该泉池呈井形,以碎石砌垒,直径0.5米,水清,居民即用此水洗涤。”可惜的是,作为济南72名泉之一的该泉曾被垃圾掩埋近20年。1998年,该泉在济南市“抢救名泉”行动中重现风采。当时,整修一新的不匮泉泉池长约2米,宽约1.5米,泉水清澈见底,泉眼清晰可辨。令人遗憾的是,重修以后,由于长期无人使用,目前泉水又变成了污浊脏乱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