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共有489处,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85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西安。苏州古城座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等于一体的苏州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魄宝奇葩,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19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镇同里、周庄、甪直正在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改革开放春风下,古老的苏州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确立了“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两大优势,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才、产业、环境等新优势已见端倪。
苏州正在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产学研紧密联合、各类人才聚集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基地,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基地,21世纪的苏州将是“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基本现代化地区。
地理位置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十一五”中的苏州 王荣
“十五”期间苏州的发展全国瞩目。站在“十一五”这一历史新起点上,苏州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日前出版的《求是》杂志2006年第一期刊发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的署名文章《“十一五”中的苏州》。本报今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六个必须”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苏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如何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十一五”发展,这是我们必须作出正确回答的重大课题。
“十五”以来,苏州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幅分别超过15%、27.1%、45.3%、8.5%和13.7%,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发展呈现出统筹、协调的鲜明特色。
一是外向型经济与民营经济比翼齐飞。很长一段时期,苏州的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民营经济的比重很小。为此,“十五”期间,我们全面实施民营经济发展计划。到去年底,全市累计开办个体工商户23.1万户,私营企业9.4万家,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8.2万户和6.4万家,个私经济累计注册资本1780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7.5倍,对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的贡献份额均在1/3左右;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15件,中国名牌29只,最近与全国12个城市一起荣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2005年全市新增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外资(验资)和进出口总额三项指标分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位,世界500强有101家在苏州投资兴办企业,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300亿美元。
二是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十五”以来,我们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和镇村布局优化,形成了5个县级市与中心城市“六大板块”各展所长、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心城市占全市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不足1/4,提高到目前的2/5左右,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增强。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中国百强县排名”前列,在全国地级市中独占鳌头;全市有81个乡镇列入“全国1000个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城镇”,列全国地级市首位。
三是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对和谐。“十五”期间,我们致力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先后成为全国首批建成的国家卫生城市群、国家环境模范城市群和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地区之一,其中张家港等5个县级市和吴中区已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万元产值能耗由2000年的0.44吨标煤下降为2004年的0.33吨标煤,年均降幅达7.5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以来,每万亩新增使用土地年实现工业产值近200亿元,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苏州还被列为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试点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几乎保持零增长状态。2003年以来,全市新增就业岗位74.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四是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相映生辉。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7000美元,接近世界银行划定的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标准。同时,以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健康城市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等为目标,我们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名列全省前茅,分别达到50%和58.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超过8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全市范围的疾病控制预防体系已经建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32公里。
五是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最近,苏州市被评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张家港作为唯一县级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高居榜首;太仓、昆山、常熟、张家港先后被授予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市)称号。苏州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城市,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13个省级“特色文化之乡”。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创造并实践的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得到进一步弘扬,成为苏州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观察,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为我们发挥外向型经济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和现实途径,同时也将使我们面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和科技上占整体竞争优势的压力,面临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方面强有力的竞争,尤其是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等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将对苏州经济构成直接的冲击。从国内看,东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和迅速崛起,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既为我们的合作、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区域竞争,苏州原有的相对优势可能进一步弱化。从苏州自身看,尽管存在着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内在要求,但同时也面临着富民进程与经济增长不够同步、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资源与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当前,苏州正进入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开放型经济加速提升、城乡发展进一步融合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力争到2010年达到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把苏州建成长三角最重要的副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新兴科技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苏州经济加快实现量增质升。要以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有机统一为目标,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大力实施“服务业跨越计划”,全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拉长服务业“短腿”,着力形成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格局。继续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方略,有效增长与存量调整相结合,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产业、新兴产业与改造优化传统产业相结合,全面谋划苏州制造业的战略升级,促进苏州制造业再上新台阶。继续举全市之力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功能区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提升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的全面跨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继续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发展“四大战略”的基础上,将科教兴市战略上升为主体战略,强化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条件。围绕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力争在“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工程”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品牌,加快构建有苏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苏州外向领先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紧紧把握世界产业大转移的机遇,把引进外资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结合起来,把引进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生态影响小、配套潜力大、税收贡献高、对苏州经济具有长远影响的大项目、大公司,尤其是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作为利用外资的主攻方向,在巩固开放型经济优势的同时,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出口商品、出口市场和贸易结构,在继续加快发展加工贸易并推进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一般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实现由外贸大市向外贸强市的跨越。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重点支持和鼓励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务、机械、轻工等行业在“走出去”中做大做强,使苏州经济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争得一席之地。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十一五”期间,我们的改革要更多地体现在创建新体制、新机制上,着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更好地统一起来,使改革创新成为苏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要继续推进社会事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改革,着力抓好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提高国有资产的竞争力和增值率。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和管理创新。继续推进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农村承包土地合作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的农村“三大合作组织”改革,广开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社区行政事务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良性互动关系。
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要把农业纳入大都市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集团化发展。要通过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繁荣农村,统筹城镇和农村的发展,推进镇村合并和工业布局优化,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要调整城乡发展政策,在财政、金融等方面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文化教育、信息网络、环保治污、供水供气、卫生医疗体系,提高农村公共设施水平。要跳出农村和农业,发展好县级市和小城镇经济,积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致富门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继续加快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衔接并轨,让农民分享城市化的成果,直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
大力发展各类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步伐,既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提高富民水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继续弘扬苏州优秀传统文化,调整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
系,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响“文化苏州”品牌。要坚持教育优先,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办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建立健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建设“健康苏州”。要加强对各类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绿色苏州”建设。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步伐,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切实保护好城市生态敏感区、风景名胜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着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苏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人口素质和谐匹配,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促进苏州经济社会更加稳健发展。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苏州的发展寄予厚望,苏州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责任很重,这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发展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发展观,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去谋划发展、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在发展中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加快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加快建立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来。要切实加强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使各级领导真正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善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战略思维的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和在开放环境下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能力,如期实现我们预定的发展目标。
2005年苏州《统计公报》
苏州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目标,努力克服宏观环境偏紧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市经济社会在高平台上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十五”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经济运行
综合
经济保持较快增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达402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8.86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91.34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56.32亿元,增长16.9%。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0%、66.8%和3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66826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8000美元。地方财力明显增强,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完成316.78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5.3%、33.6%和25.5%。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三农”、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大。
农林牧渔业
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1.04亿元。农业生产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由上年的52.9:46.5调整为54.6:44.7,畜牧、渔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继续推进,全市新增26只无公害农产品、236只绿色食品和36只有机食品,年末“三品”总数达1015只。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15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5.6%。观光农业开始起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全市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2764万立方米。农村新增林地绿地7867公顷,疏浚整治各级河道1791公里,加高加固圩堤191公里,增砌护岸工程179公里。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6.9万千瓦,农林牧渔业用电量2.96亿千瓦时。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21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8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6%和27.4%。全市工业用电量483.5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产值76亿元,集体工业产值150亿元,三资工业产值6580亿元,私营工业产值1460亿元。重工业产值6560亿元,轻工业产值3280亿元,分别增长28.5%和25.3%,重工业化水平达到66.6%。百强企业完成工业产值440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5%。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6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7%,产销率达98.2%;实现利税552.42亿元,增长20.7%,其中利润392.61亿元,增长23.5%。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施工产值5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施工面积61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6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5.6%和18.7%。
运输邮电业
运能运量不断提升,物流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完成客运量3.07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91.9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7.1%;完成货运量1.04亿吨,比上年增长17.7%,货物周转量68.42亿吨公里,增长30.9%,苏州港港口吞吐量达1.19亿吨,集装箱运量74万标箱。全市年末拥有机动车141.42万辆,其中汽车44.94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26.5%。邮政电信业务量稳步增加。全市邮政业务收入7.54亿元;发送函件1.11亿件,特快专递394.23万件,报刊2.4亿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133.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89.78亿元,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626万门(含小灵通);小灵通用户迅猛增长,达2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98万户,比上年增长21.7%。每百人拥有电话机215.9部。
国内贸易消费市场繁荣兴旺,消费结构调整升级。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692.43亿元,餐饮业零售额116.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20.3%;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06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1%和16.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零售额295亿元,增长20%;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49亿元,增长25%;穿的商品零售额34亿元,增长28%;用的商品零售额212亿元,增长18%;吃、穿、用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6.6%、11.5%和71.9%。
金融、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
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存贷款业务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058.3亿元和3872.23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884.9亿元和615.09亿元。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0844.55亿元,现金支出11122.5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和6.7%。股市行情总体持续低迷,全市证券开户数53万户,与上年持平,全市股票成交金额达700亿元。全市证券营业部新增3家,总数达到38家。保险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市新增保险机构3家,年末保险机构总数达21家,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75亿元,比上年增长4.9%,财产险与人寿险的比例为30.2:69.8,已决赔款及给付20.68亿元,比上年增长7.8%。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总量保持较高水平,开发结构调整优化,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价格走势逐步趋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2.5%,商品房施工面积4600万平方米,增长10%,竣工面积1600万平方米,增长9.4%。全市商品房销售额295亿元,增长11.2%,其中住宅销售额240亿元,增长8%。房屋二级市场置换交易活跃,市区存量房交易成交面积达276.95万平方米。拍卖、招标和挂牌交易经营性用地112宗,共计465万平方米。全市完成拆迁房屋面积14万平方米,建成定销房面积22万平方米。
旅游业旅游业加快发展。围绕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培育精品,精心打造“天堂苏州、东方水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张家港、太仓两市成为优秀旅游城市,全市实现优秀旅游城市“满堂红”。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全市接待境外游客1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游外汇收入5.7亿美元,增长17.3%。接待国内游客36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全市新增星级饭店15家,年末拥有星级饭店116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29家。
二、体制改革与开放经济
体制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属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引导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服务型政府成效显著,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以《行政许可法》作为指导原则和根本依据,以“两个坚持”和“五项清理”为特点,行政审批总事项累计削减72.3%,有86%的行政审批项目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申报审批率达到92%。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成效,纳税人评议政风行风调查综合满意率达到98.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2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筹集资金2.72亿元。全市有5家企业完成辅导验收,新进入上市辅导的企业1家,6家拟上市企业已提交发审会审核。目前市属8家上市公司中已有5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迅速成长。全市新增注册私营企业2.1万家,个体工商户1.83万户。年末私营企业登记注册户数10.27万家,注册资金19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和49.7%;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户数达到23.95万户,注册资金9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15.4%。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46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1.4%;完成工业总产值2900亿元,增长23.7%,户均产值达8450万元。年末已拥有16个中国驰名商标和29个中国名牌产品。全年私营个体经济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到29.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在高平台上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进出口总额超过14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出口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630亿美元,外贸公司出口额34亿美元,私营企业出口额21.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4%、9.0%和83.1%。对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洲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96.2%,其中对亚洲出口额303.6亿美元,增长35.2%;对北美洲出口额185.1亿美元,增长39.9%;对欧洲出口额184.4亿美元,增长41.1%。全年机电产品出口576亿美元,增长40.9%,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2.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18.4亿美元,进料加工贸易出口404亿美元,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175.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2%、20.2%和118.2%。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水平稳步提升,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新增注册外资15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按原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60.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外资项目规模继续扩大,新批超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3.7%,注册外资金额占全市注册外资的63.5%,其中9个新批项目超亿美元。1207家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增资,一、二、三次产业注册外资之比为0.2:91.2:8.6,单项注册外资规模提高到703万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107家落户苏州。
外经合作
“走出去”步伐继续加快。全市新签对外劳务承包合同额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2%和46.4%。年末在外劳务人员9250人,其中当年新派出劳务人员2256人。当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42个,其中新开业企业20家,中方投资8211万美元。
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全年共新增注册外资1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70.8%和76.7%,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0亿元,批准进区三资企业1260个。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稳步增加。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4469个,比上年增长7.3%。引进内资项目注册资本221.85亿元,其中外地注册资本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三、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
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注重调整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在高平台上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国有经济投资3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三资企业投资587.8亿元,增长31.7%;私营个体经济投资总量已接近三资企业,完成投资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07.34亿元,增长18.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61.01亿元,增长21.8%,其中工业投资1056.13亿元,增长21.5%。全社会施工房屋面积9151.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竣工房屋面积4425.69万平方米,增长9.1%,房屋竣工率为50.9%。新增固定资产1546.4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2.7%。全市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高速公路175公里,发电机组能力327万千瓦,变电设备528万千伏安等。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快速路网框架基本形成。路桥建设按计划加快推进,随着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苏沪高速公路、苏昆太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312国道苏州段拓宽、锡太一级公路、东环路快速干道北延和227省道分流线二期工程的建成,大交通“瓶颈”基本消除。年末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432公里,密度达5.1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建设进展迅速,共完成投资23.7亿元,新增通车里程525公里。苏州港建设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完成投资15.8亿元,新增万吨级码头泊位16个,太仓港区二期工程加快推进。
建设与规划管理
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龙头,全面开展综合交通、环卫、消防等各项专业规划,继续开展对三个新城规划的评估、调整、完善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城市详细规划的覆盖面,完善古城保护规划。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完善城市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聚集、辐射、带动功能,城市化率达63.5%。市区新增绿地480.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公用事业
城乡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交优先成效显著,市区新增公交营运线路20条,新增公交车301辆,全年公交运客总量3.5亿人次,市区年末营运出租汽车3204辆。市区新建、改建、整治道路路面11.36万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5.3平方米,新建改建市区公共厕所50座,敷设污水、雨水管道117.5公里,老住宅小区内的路灯设施改造和城区照明“盲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市区家庭燃气基本普及,管道天然气供气总量11931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26万吨,煤气供气总量6324万立方米,自来水日供水量达105万立方米。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宽带城域网光缆总长度达到7.4万公里,宽带核心交换能力为970G,城市出口带宽达到45G,面向社会和公众的信息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覆盖诸多领域,新闻浏览、视频点播、信息查询、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网络娱乐等广泛应用。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42.64万户,新增15万户,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为20.25万户;互联网专线用户为5100户。医保联网覆盖面扩大,医保定点医院达38家,定点药店81家,定点门诊部、社区卫生院和企业卫生所共177家。刷卡消费渐成时尚,全市18家银行累计发行银行卡1586万张,全年POS交易金额64.6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
切实采取措施保障文物保护单位和控制保护建筑完好,不断提高全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加强“一城两线三片”风貌保护,加大古建筑和古镇古村落抢修保护力度。根据《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陆巷等14处古村落列入苏州市第一批控制保护古村落;新增谦和堂等60处历史建筑作为苏州市第三批控制保护建筑。
环境保护与治理
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循环经济进一步拓展。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ISO14000体系认证,198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292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扎实做好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太湖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市区燃油助力车全面禁行,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35台。加强噪声达标区的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已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市区城市环境空气优良以上天数比例为87.67%,空气质量总体达到II级标准,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4.45。
四、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面推进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建设,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1项,省级项目167项。142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江苏省奖8项。全年专利申请量6000件,比上年增长28%,专利授权量3350件,比上年增长20.4%。大力促进产学研和区域科技合作,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载体建设成效显著,新建、扩建了7个科技创业园,累计科技创业孵化器25个,创业孵化面积68.66万平方米,苏州科技中心正式启用。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3000多家,比上年增长36.3%。高新技术产业稳健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5%。全市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96个,累计已达1639个。当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3家,实有总数达到706家,新增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30家。人才环境得到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市引进各类人才9万人,引进留学人员301名。
教育事业
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08%,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高考录取率为88.2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53%。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5年。全市小学在校学生36.04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2.06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76万人。职业教育实现优质化、规模化,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1万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2.72万人,毕业生0.7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9.46万人,毕业生1.42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1.3万人,毕业生2.25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21万人,毕业生1.15万人。全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20个,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达到120所。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和国际教育园入驻师生超过6万人。
文化事业
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成功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公布苏州市第一批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化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三贴近”,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小品《面试》荣获第5届央视小品大赛4项大奖,《青春跑道》被列入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新编昆曲《西施》高质量创作完成。“苏州周”活动获得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唯一最佳展示奖。已建成7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14个省级“特色文化之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城乡文化站总面积50.37万平方米。两家出版社出版新书315种,公开出版报纸13种,期刊28种。广电事业不断发展,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超过150万户,农村广电网建设取得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净增用户7.37万户。
卫生事业卫生事业
加快发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升。成功召开苏港澳健康城市论坛,我市被正式授牌成为健康城市联盟中国分部,母婴健康保护活动获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优秀实践奖。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使用,并建成国家级实验室和国内首创的健康教育园。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家,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96.1%。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94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7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03万人,其中医生1.28万人,卫生机构医疗床位2.27万张。积极开展慢性病、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建设,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全市无偿献血者达12万人次,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量的106%。
体育事业体育事业
蓬勃发展,“环太湖体育圈”加快建设。全市新建市级以上全民健身工程3个、全民健身点444个。全年开展349项次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成功承办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和十运会7项比赛三大体育赛事,苏州健儿在国际赛场上获得6个世界冠军,在十运会上获得12枚金牌。全年销售电脑体育彩票超过3亿元。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4.44万户,参保职工186.57万人,增长28.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4.54万户,参保人数239.57万人,增长15.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45万人,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分别为152.48万人和154.86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收缴率分别达到98.7%和98.6%。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口覆盖率达95%;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覆盖率为84%,73.5万农民领到基本养老金或养老补贴。城乡居民最低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应保尽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城镇居民由原来的月人均260元提高到300元,农村居民由原来的130元提高到180元。全市共有3.46万户7.52万人纳入低保范围,其中城镇1.33万户2.67万人,农村2.13万户4.85万人,各级发放低保资金8983万元。城镇低保家庭人均住房保障标准提高到14平方米。年末全市养老服务机构170家,总床位1.1万张。全年福利彩票销售1.8亿元,比上年增长41.7%。
五、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与就业
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顺利启动,成功举办人口与发展国际援助研讨会。2005年全市出生43595人,出生率为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06.22万人,比上年增加7.37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224.53万人,比上年增加3.78万人。进一步调整完善和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不断加大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的力度,扩大了《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范围和公益性岗位范围,提高了社会保险费补贴标准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促进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积极营造政策促进就业的氛围。全年再就业免费技能培训3.3万人,新增劳动就业岗位30万个,11.5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76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3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10.6%。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120.92亿元,人均储蓄存款3.5万元,比上年增长22%。年末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0.11万辆,比上年增长35%,其中家用客车拥有量达27.59万辆,增长40.1%。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0.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平方米,市区改造危旧房21.7万平方米。
市场物价
全年价格水平总体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4,分类指数6升2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4.5%、1%、1.2%、0.8%、0.2%和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及通讯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0.6%和1.8%。
过去的一年,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经济结构亟待继续优化,城市各项功能有待完善,居民收入期待进一步提高。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够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友好、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注:
1、本公报2005年统计数据为预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