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1992年以来,全省生产总值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3年,主要经济指标为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实现生产总值12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全国的10.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98亿元,增长27.8%;财政总收入1968.9亿元,同口径增长23.1%。进出口总额1136.7亿美元,增长61.7%,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其中出口591.4亿美元,增长53.7%。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58亿美元,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居民人均储蓄存款 突破1万元。
200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四个方面取得新进展
一是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新型工业化布局全面展开,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构建了新型工业化布局的新平台。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增长58.6%,占全国的16%。城市化水平达到46.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大对苏北的帮扶力度,苏北五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五”目标。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提供的增加值占全省的30.5%,上缴税收占全省的20%以上,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省的1/3以上。
二是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建立了省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基本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22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省级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开放型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增长61.7%,外商直接投资158亿美元。
三是加快富民取得新进展。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制定实施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城镇提供就业岗位144万个,新增就业76万人。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程度,农村各种形式的劳务输出占适龄劳动力的50%,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50%。全面实施农村改水、草危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五件实事,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39元,分别增长13.2%和6.1%。
四是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经过抗击非典斗争,更加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在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正常发放、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努力解决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运转经费。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为重点,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制定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努力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水平,生态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国家环保模范城市4个、国家卫生城市6个和国家园林城市5个,总数分别占全国的1/3、1/4和1/8。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根据党的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江泽民主席关于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我省对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构想是: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1.4倍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0美元和1000美元。到2020年,生产总值力争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江苏建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省份。
近年来,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03年,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8.9:54.5:36.6。
第一产业 江苏农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1998年我省进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2001年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成为产需不足的销区省份。
2003年,我省战胜了淮河流域1954年以来最大洪水、洪泽湖和里下河地区1991年以来最严重内涝,实现粮食总产量2471.9万吨,棉花总产量29.1万吨,油料总产量199.5万吨,以占全国1%的国土、3.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5.7%的粮食、6%的棉花和7.1%的油料,实现了占全国6.4%的农业产出,养活了占全国5.7%的人口。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去年粮经比已调整到40:60。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发展优质稻米、高品质棉花、特色蔬菜、花卉苗木等优势主导产业,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去年全省非农产业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1.1%。14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5亿元、利税48.2亿元、出口创汇7.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24%和13%。全省现有维维、如意、恒顺、红太阳、大华种业5家涉农企业上市,占全国65家涉农上市公司的7.7%。全年利用“三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开发农业达121亿元,比上年增加46.3亿元,增长61.5%。
把劳务输出作为现阶段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启动实施500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推动苏北、苏中劳动力向苏南和城镇有序转移。去年新增农村劳务输出72万人,创造的劳务收入超过农民新增收入的50%。
第二产业 江苏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纺织、机械、电子、石化和建材工业生产基地,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0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5954.7亿元,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8%,比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共有23864个,完成增加值4620.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增幅分别为33%、31.5%、44.1%。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3.5%,表明我省经济发展已进入重化工业化的新阶段。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建设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产业优势。重点扶持发展我省有优势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23%,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幅达50%以上,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四沿”为主的区域发展格局的框架已初步形成。沿沪宁线以信息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沿江以基础产业为重点,全面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加快建设制造业走廊;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依托连云港港口和徐州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形成资源加工等四大产业集群;沿海经济带发展正加快推进。积极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去年我省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已有22家,境内上市公司82家,境外上市公司10家。
建筑业发展较快。去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27.6亿元,增长14.0%,实现利税118.8亿元,增长26.8%。
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2003年,努力克服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采取扶持政策,继续保持了服务业的较快增长。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562.7亿元,居全国第二,比上年增长11.7%,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6.6%;从业人员达到1357.6万人,占全省的30.4%。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72.6亿元,增长13.0%。餐饮业零售额434.5亿元,增长20.2%。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545.4亿元,增长9.9%。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533.2亿元,增长9.6%。旅游业增加值达到426亿元,增长16.7%,占全省服务业的9.3%。国内旅游收入975亿元,增长17.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1.3亿美元,增长7.8%。根据工业化进程的需要,配套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建设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物流区域和14个综合物流园区。
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我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增幅提高22.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996.5亿元,增长40.4%;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973.0亿元,增长71.1%;民间投资2366.3亿元,增长27.3%,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960.6亿元,增长24.8%。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完成1864.5亿元、668.9亿元和809.2亿元,增长62.8%、47.6%和48.7%。
投资结构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国有及其它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2457.8亿元。淮河入海水道提前建成泄洪通水。徐宿、锡宜、苏嘉杭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西气东输江苏段管线工程竣工。彭城电厂二期、华能淮阴电厂二期、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及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润扬大桥、南京三桥、苏通大桥等建设进展顺利。南京奥体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2000公里,密度居全国第一。全省电力装机总量达到2451万千瓦,居全国第三位。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292.5万门,列全国第二位。
居民消费 2003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增幅提高1.6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16.3亿元,增长14.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50.2亿元,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72.6亿元,增长13.0%;餐饮业零售额434.5亿元,增长20.2%;其它行业零售额59.4亿元,增长1.6%。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汽车、信息产品等新型消费持续升温。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93.1亿元,比上年增长33.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37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2.2%和59.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5%。
各类商品市场发展迅速。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706家,实现成交额5051.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骨干市场有448家,成交额3189.7亿元。其中,年成交额超50亿元的特大型市场有14家,成交额1264.3亿元;年成交额超100亿元的有4家,成交额545.8亿元。超市、便民连锁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以及邮购、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等无店铺零售形式迅速成长。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南北差距较大。为扭转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省委、省政府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努力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特别是加大对苏北的支持力度,加快苏北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步伐。2003年,全省三大区域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苏北五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500元,跨上1000美元的新台阶,首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
积极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加大对苏北财政转移支付和科技、教育支持力度,鼓励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促进苏北劳动力向苏南转移。去年,苏南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604个,总投资125亿元;省级投向苏北的资金达到203亿元,其中省财政向苏北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58.3亿元。“十五”期间,我省安排或涉及苏北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占全省的61.7%。现在苏北的高速公路密度、标准已超过苏南地区。加强苏南5市与苏北5市结对帮扶。经过多方面努力,近年来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面貌显著改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去年徐工、悦达集团实现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江苏城市发展的历史悠久。19世纪初,在全世界50万以上居民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6个,江苏有江宁(现在的南京)、扬州、苏州3个。
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加快推进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继续加强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积极稳妥地调整行政区划,深化城镇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消除城市化进程中的体制性障碍。2003年底,全省城市化率达到46.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