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上山 村民进城——双星集团鲁中公司
2006-08-31 11:00:28
SRC-78
|
|
|
|
4月22日,沂蒙山区雨过天晴。峰回路转,几排厂房错落有致,一直延伸至半山腰,隐隐能听到机器轰鸣——双星集团鲁中公司驻地到了。 为何把厂房建到一个偏僻闭塞的山沟?双星集团副总经理生锡顺道出了其中原委:“制鞋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产品微利的行业。农村有廉价劳动力,市场广阔,做好农村市场,就赢得了发展主动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双星集团就提出“出城、下乡、上山”的发展思路,将老产品、老生产线转移到农村,进行横向经济联合,实施低成本扩张,用集团总裁汪海的话说:“出海越洋是开放,上山下乡也是开放。”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双星又顺势提出“东部发展,西部开发”的新思路,于1992年和1996年在沂蒙山区投资建起了鲁中、瀚海两大生产基地。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当年废弃的三线兵工厂旧址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鞋城,目前,鲁中和瀚海两公司年产胶鞋2500万双,完成产值3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把公司开进山,盘活国有旧资产,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双星走出了一条“名企带乡,品牌扶农”的多赢之路。 昔日里守着几亩荒岭薄地、土里刨食的老区农民,也摇身一变为产业工人,从双星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被他们用于生意经营,发家致富,而双星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也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质。 “一人进双星,全家奔小康”、“跟着双星诚信干,不愁生活没改善”,这是悬挂在双星鲁中公司炼胶厂车间里的标语,语辞平白,但在张金山看来却很真实贴切。 张金山所在的杏峪村是瀚海公司驻地,这里原是一家兵工机械厂的旧址。以前因为穷,又看不到什么出路,村里男青年找媳妇犯了愁。 2001年,张金山进入瀚海鞋厂,生活逐渐开始有所改观。这几年,他买了彩电、冰箱、摩托车,配上了手机,家里的三间小草房也翻盖成四间敞亮的大平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去年,已经是平板车间硫化班班长的张金山与同一车间的李梅姑娘喜结连理。通过双星做“红娘”,先后有300余对青年喜结良缘,杏峪村也终于摘掉了“光棍村”的帽子。 不仅“鼓”了百姓口袋,双星进山更带动了当地经济腾飞。十年来,鲁中和瀚海两家公司累计上交利税8000余万元,配套生产厂家有32家,解决了当地1万多人就业。 相比脱贫致富,双星给村民思想观念上带来的冲击更具震撼力。 裕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友感言:“双星进山,给沂蒙老区带来了开放活跃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双星下海闯市场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也带来了双星独有的企业文化理念,这对山区农民,对我们基层干部都是一种冲击。” 不仅如此,双星还把招聘的优秀大学生送下乡,把培养出来的当地农民引进城。 1998年大学毕业的瀚海公司技术总工孙斌,从炼胶车间技术主任干起,至今已实现技术创新100多项,其中“滚筒上胶合布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五色围条包覆工艺”每年创效50多万元。如今,他已在当地筑起爱巢,决心扎根沂蒙。 在双星,像孙斌这样在沂蒙山区落户的大学生有十几位。大学生下乡,带来的是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工作之余,村民和大学生们一道学微机、打篮球、演节目,山里的农民跟上了时代的节拍。 大学生下乡的同时,一批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在双星学到本领后,也开始进城一显身手,周士峰是其中之一。作为鲁中公司的第一批工人,周士峰从机修工人做起,一直干到热电厂厂长,成了管理骨干,期间,他还自学考取了大学文凭。 回顾成长经历,周士峰感慨万分:“以前山里人想跳出农门只有两条路,考大学和当兵,如今多了‘双星’这第三种选择,是双星让我找到了社会中的位置。”
|
|
编辑:
栾晓磊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