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农民自编“沼气歌”述说“沼气给俺带来新生活”
2006-08-31 11:00:31
大众网—大众日报
|
|
|
|
“小康建设事事鲜,‘一池三改’换新颜,做饭没有柴草烟,沼气点灯不用电,人畜粪便都腐变,蚊子苍蝇很少见……”在汶上县乡村,农民群众用自编的“沼气歌”述说“一池三改”带来的变化。 |
“小康建设事事鲜,‘一池三改’换新颜,做饭没有柴草烟,沼气点灯不用电,人畜粪便都腐变,蚊子苍蝇很少见……”在汶上县乡村,农民群众用自编的“沼气歌”述说“一池三改”带来的变化。 6月6日,走进郭仓乡孙场村,道路整洁,不见昔日那种“畜禽满街跑、污水遍地流、柴草乱堆”的现象。走进路边陈凤荣的家门,庭院里十分干净。记者夸她的小院卫生,她笑着说:“今年初,家里花2000多块钱建了一个沼气池,改了猪圈、水、厕所和灶房,沼气给俺家带来了新生活。” 说话间,她打开阀门,点燃了沼气灶,蓝色的火苗随之跳跃在眼前。她说:“建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满足天天烧水做饭,这一年就可节约煤费、电费好几百。” 在孙场村,像陈凤荣家一样已建标准沼气池的有98户,占总户数的95%。他们都进行了“一池三改”(改厕、改圈、改灶)或“一池四改”(改厕、改圈、改灶、改院)。村里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为建池户无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2户,让乡亲们足不出户洗上了热水澡。 汶上县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财政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利用人畜粪便、遗弃秸秆、腐朽杂物等进行沼气新能源的开发。据县委书记张开朗介绍,去年全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8万元,奖励了40个村和682个建沼气池的农户。目前,全县共建设沼气池近万个,发展沼气专业村80个。 在刘庄村禽—沼—藕基地,记者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后面是标准化的肉鸡养殖厂,往前是沼气池,再往前则是180亩的人工藕池,藕池内嫩绿的荷叶漂浮在水面,景色怡人。 “利用了省农科院莲藕节水种植技术,以沼渣、沼液为有机肥,平均每亩年可收藕6000公斤,是普通种藕方式产量的3倍,而且藕质达到国家AAA标准,可实现纯利润7600元。”基地主人陈利介绍。 汶上推广了“一栏畜、一口池、一片菜”种养模式,发展“畜—沼—菜棚循环经济模式基地。去年以来,全县新发展韭菜、南瓜、牛蒡、中都圣桃、山药等绿色食品基地40处,面积达6万余亩。 在汶上县新源置业有限公司沼气发电厂,郭仓乡党委书记王克柱向记者介绍:乡里投资820万元,建成存栏量5000头的养猪场和年发电35万千瓦的沼气发电厂,发电厂每天可处理粪水50吨,日产沼气500立方米、沼液30吨,发电量不仅可满足养殖场、肥料厂生产用电,还可满足105国道两侧12公里路灯及乡一中照明用电,一年可产生经济效益21万元。 傍晚时分,记者结束一天的采访,沿105国道返程,郭仓乡驻地105国道两侧由沼气发电厂直接供电的路灯已经燃亮……
|
|
编辑:
栾晓磊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