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科技兴农

王乐义带领三元朱村时刻站在科技发展前沿

2006-08-31 11:00:30
   
走近“带头人”王乐义(三)
 
  “党员干部要不断进步,时刻站在科技发展前沿,及时地掌握蔬菜生产方向,生产绿色蔬菜,带动寿光乃至全国的蔬菜产业发展……”(摘自王乐义汇报材料)
  在三元朱村,今年36岁的王素芹是位技术能手:1月中旬,她刚刚把苦瓜拔了秧,随后就栽上了小冬瓜苗,中旬前后的那几天孬天气没有影响到她的大棚。“冬瓜阴历正月底就可上市,是缺货,价格高得很!这些新做法、新技术都是乐义书记教给我们的!”提到自己的独到致富经,王素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三元朱村,乃至全国,一提到王乐义,人们都知道他是位大名鼎鼎的“蔬菜大王”,都知道他技术精湛。但知道他精湛技术来历的人却不多。
  “乐义书记只读过四年书,技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靠的是他的爱思考,勤钻研,靠的是他有敏锐的洞察力与细心的积累。”当年一块跟他搞大棚的老党员,今天一提起王乐义,都是由衷地敬佩。
  对各种技术,王乐义十分注重实用,善于因地制宜,从不照抄照搬。一次,很多权威专家到三元朱考察,他们对这里大棚方向“不正”感到不解,建议纠正。其实这是王乐义独到的发明:过去搞大棚时,虽都是正南正北,但总感觉吸收热量不足,于是王乐义就在院子里立一根杆子,以此观察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阳光强烈照射的角度范围,经这一土法测试,大棚南偏5度,吸收太阳光热量最佳,这是他的一大创举。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王乐义对原有的大棚还进行了另外四项大的技术改进。一是把墙体从原来的30厘米加厚到1米多;二是模仿老花镜原理,将大棚改为中间凸的拱型,前后坡度也由25度增加到45度;三是采用无滴膜,透光率由45%增加到85%;为减少遮光,他们也搞了很多实用发明,比如把架薄膜的竹竿改成细铁丝,把架黄瓜的小竹竿换成了透光的塑料包装皮;四是采用黑籽南瓜嫁接技术,提高产量与抗病性。目前仅寿光就有近40万个大棚,过去,每个大棚年消耗5吨煤都难以保证大棚温度,现在告别了煤炉,大棚产量还比过去高了,一反一正,其中的价值难以用数字估量。
  今天,在王乐义书记的带领下,三元朱村技术创新的脚步从没停止过,十多年来,村里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17个科研单位挂钩,长期聘请9名专家做顾问,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开发。现在的三元朱村的大棚,微灌、滴灌、无土立体栽培、臭氧抑菌、气体施肥等130多项新技术得到开发应用;乌克兰大樱桃、太空椒等320多个名优品种相继落户;钢结构无立柱、生物防治仪等80多项现代化设施得到广泛推广,三元朱村成了全国大棚的孵化地与试验田。
  本报记者王星
  编辑: 栾晓磊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