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领导讲话

农业部部长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08-31 11:00:50 SRC-3465
   
 
  12月1日下午,农业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部署当前和明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重点工作。部党组书记、部长杜青林在会上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为中心任务,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重点开展“十大行动”,努力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杜青林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于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次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做好“三农”工作,是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内涵丰富,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切实做好明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杜青林说,农业系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就是要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划时代的历史性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发展农业和农村先进生产力为着力点;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尤其要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培育一代新型农民;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杜青林指出,“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因此要实施新的战略。那就是,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实施“转变”战略,就是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实施转变战略的着力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理念要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加快升级,资源利用方式要加快转型,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加快转移,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方式要加快创新。实施“拓展”战略,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来筹划。要拓宽工作思路,拓展发展空间;要摆脱传统农业的局限,跳出农业抓农业;要改变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定势,跳出农村抓农村。主要是拓展农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产品市场,拓展社会化服务领域。实施“提升”战略,就是要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核心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能力。主要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升农业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农业政策支持保护水平,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为了切实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杜青林提出明年农业部要重点推进“十大行动”,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行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构建行动,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化促进行动,畜牧水产业生产方式转变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增收行动,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

  杜青林结合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这场硬仗。这项工作已有全面部署,关键是抓好落实。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发扬再接再厉、连续作战精神,努力夺取防控禽流感的全面胜利。二是要高度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各行业、各部门要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的特点,加强对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重点加强草原防火工作。三是要抓好冬季粮食生产,为明年粮食稳定增产做好各项准备。当前要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四是要把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与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从各行业和各单位的实际出发,总结好今年工作,谋划好明年工作,切实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五是要关心群众生活,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要关心老干部和老同志,切实把这方面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编辑: 余梁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