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特别报道

新疆农牧民的幸福生活

2006-08-31 11:00:52 SRC-81
  人民网记者 罗华 
  bbbbb.gif
  尼牙孜和他家500年的葡萄树

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新疆吐鲁番盆地一个晴朗的夏日,万里无云,骄阳似火,绵延百公里的火焰山这天中午的地表温度是49℃,但在火焰山西侧一条9公里长、1公里宽的峡谷葡萄沟里,却充满了醉人的绿意。

  盘腿坐在葡萄乡达甫散盖村尼牙孜·热克甫家院子里的炕上,吃着香喷喷的烤馕和好几种叫不出名字的葡萄,你不由得羡慕起这种安宁富足的生活来。这是葡萄沟里的一户家访旅游点。宽敞的院子里三面都是炕,炕桌上摆满了果品小吃,院顶的木架上爬满了葡萄藤,把院子遮得严严实实,你一点也感不到外边太阳的火辣。53岁的尼牙孜·热克甫告诉记者,他家有两亩地,每年可产500公斤葡萄,收入1万元,去年投入4.5万元装修了房子和两个院子,开始搞起家访旅游来,这样去年的收入就增加到3万元,今年到8月份,收入已经达到3万元。家访旅游向游客提供饭菜、小吃,每人收费30元,每天可接待30到100人。全葡萄沟的家访点有两三百家,本村有100多家,像他家这样上规模的有15家。回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一年挣四五百工分,仅够吃饱肚子的生活,尼牙孜·热克甫挥了挥手,笑了起来:“还是这些年党的政策好啊!”他特别提到农村税费改革后,他家少交了100多元税费。尼牙孜·热克甫兴致勃勃地带记者去他家地里看那棵生长了500年的葡萄树,仍然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他说,在葡萄沟里,像这样生长了500到800年的葡萄树还有不少。

  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各级政府也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吐鲁番地区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特别适合生产反季节蔬菜,吐鲁番市农业局就在全市推广起了设施农业,2004年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1.05万亩,今年还要新增面积1万亩。政府投资修路、打井、筑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减免土地使用费用,提供50%贷款支持,加强对温室建设的技术指导,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参与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吐鲁番市城南八九公里,有一处亚尔乡设施农业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蔬菜温室大棚,让人感觉来到了内地农村。这些大棚早春茬以辣椒为主栽品种,还种植西红柿、茄子、黄瓜、西甜瓜等,秋冬茬以芹菜为主,还有油白菜、生菜、油麦菜、韩国萝卜等耐低温蔬菜。据农业局长袁进轩介绍,1亩温室大棚蔬菜的收益等于5亩葡萄的收益、等于30亩一般作物的收益。今年上半年,设施蔬菜总产量达1.8万吨,销售额5400万元,平均亩效益在1.2万元以上。

  游牧民的定居生活

  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沿着217国道东行17公里,路南有一个哈萨克牧民定居村——沙尔库木村。一条水渠环绕着村子,渠水在静静地流淌。在一户牧民的房子外面,一位妇女正在灶台用干牛粪烧水,一旁的小凳上摊开了两本16开彩印图书,应该是哈萨克文的小学课本,只认得其中一本书封面的四个汉字“思想品德”。房后有一块15亩的苜蓿地,割倒的紫花苜蓿摊放在地里,一头小牛正卧在田边打盹儿。这位妇女叫努尔金,今年36岁,丈夫巴吾尔汗去田里干活还没有回来,她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正在上学。她家有两间房子,100亩地,养了100只羊,6头牛。以前努尔金家以游牧为生,现在已经习惯了定居生活。

  努尔金的定居生活受益于一个代号“2817”的项目。世界粮食计划署第“2817”号项目是以粮食援助新疆在阿勒泰地区发展牧草生产的项目。由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小麦10.32万吨,赠送牛肉干50吨(1991年中期评估后追加粮援5352吨),自治区(含地县)投入配套资金4050万元。1988年1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要求用5年时间在阿勒泰地区1市3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福海县、富蕴县)建成灌排渠系、条田、林带、道路配套的人工草料地2.81万公顷、防护林4520公顷,实现哈萨克牧民定居半定居,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结合的牧区经济模式。1995年6月,“2817”项目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验收。

  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祖祖辈辈延续着每年从冬牧场到春秋草场再到夏牧场循环往复的游牧生活,最长的游牧路途达430公里,这种靠天养畜的生活方式,难于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生活条件艰苦,也不利于子女求学,生病就医。阿勒泰地区行署专员毛肯说,政府鼓励牧民定居,既是为了退牧还草、恢复草原生态,也是为了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为了吸引牧民定居,阿勒泰地区除了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外,还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给每户提供50亩草场,对定居盖房每户补助5000元或1万块红砖、2吨水泥。到2004年底,全地区4个项目区共完成牧民定居半定居2.26万户,定居率达到84.3%。布尔津县项目区牧民的人均收入由1987年定居前的399.84元提高到2004年的3831元。

  从布尔津县到阿勒泰市的路上,你会看到路边有一片片空置的房屋和牲口棚圈,这是那些半定居牧民的住房,他们夏季外出游牧,冬季才回来居住。冬季定居,既免受寒冷迁徙之苦,还便于相互交流。

  扶贫帮困 多办实事

  在南疆喀什地区疏勒县,流传着69216部队几十年坚持帮助巴仁乡十六村(尤卡克可其其村)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十六村风沙大、盐碱重,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村民们花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喝的涝坝水,走的尘土路。部队领导决心要以“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高度责任感,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消除贫困。部队先后投入官兵4500人次,帮助村里完成了改良土地、挖渠引水、改水修路、造林防沙等10多项基础工程建设,开挖排碱沟3500多米,种植沙枣树3.8万多棵,建成一条长达10公里的防护林带,培育经济林35亩,新垦良田450亩,不但巩固了生产阵地,还使全村的绿化覆盖率由过去的8%提高到65%。部队还帮助村里建成了通往疏勒县城1.7公里的柏油路,帮助村里办起了地毯、民族服装、首饰加工、砖厂、农机修理厂等村办和个体企业。目前全村种养殖、运输、加工等各类专业户有200多个,有10万元以上存款的家庭就有43户,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850元,脱贫率达90%以上,成为喀什地区“奔小康示范村”。今天记者看到的十六村,树木成荫,道路平整,沟渠纵横,住房整齐,一派新农村景象。

  人们对2003年2月24日发生在喀什地区的地震大概还记忆犹新,那次6.8级地震造成巴楚、伽师、岳普湖、麦盖提、莎车等5个县3万多户民房倒塌,268人死亡,4853人受伤,受灾人口达50多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时隔两年半,记者踏上了伽师县的土地,发现这里的震后重建工作仍在进行,在路边,可看到有不少正在修建的砖木结构房和木板夹芯房。

  喀什地区抗震安居办公室主任王学锋告诉记者,喀什地区属地震多发区,近100年来发生的6.0级以上地震就有40多次,1996年以来6.0级以上地震有10多次。2004年,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地震多发区全面实施抗震安居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对不具备抗震性能的房屋进行改造。喀什地区有52万多户房屋达不到抗震要求,需要投入52亿多元改造成安全实用的上下圈梁砖木结构、上下圈梁砖混结构或木板夹芯房,其中由政府提供部分资金补助的特困户和贫困户占一半左右。伽师县县委书记王勇智说,伽师县待改造的房屋是5.4万户,2004年,5731户居民住进了抗震安居房。今年预计到10月底,可以完成12340户的住房改造任务。

  记者来到伽师县一处由深圳市民政局60万元援建的“爱心小区”,这里有4排砖木结构平房,安置了20户县农机公司的下岗、退休职工。5号居民再娜甫·热合曼全家5口人,老伴1992年去世了,2003年地震,她家的房屋倒塌了,只好住在亲戚家,今年6月搬来这里,住上了两间廉租安居房。说起政府的好处,老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由深圳市民政局50万元援建的伽师县中心敬老院里住着40位老人,平均60多岁,最大的87岁。这里设有洗浴室、活动室,有10名工作人员包括保健医生负责老人们的起居和健康。

  在伽师县英买里乡十村,有一处自治区建设厅捐建的抗震安居点,30户木板夹芯房呈“非”字形排列,房屋、人行道布局合理整齐,每户3间房,面积50平方米,房屋内外墙全部刷成白色,区域内还建有配套的牲口棚圈。安居点的这种设计,主要是与村镇规划相结合,尽量集中连片,为以后的小城镇建设打下基础。KZ2005 P015号居民库尔班老人家原来的住房1997年倒塌,以后一直住在简易房里。他家属于贫困户,政府补助了2000元,他又自筹资金,并接受捐助,建起了这栋8000元的新房。

  住别墅的小康农民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郊的塔什科瑞克乡阿依墩村一组,有一处住宅区叫“小康街”,近年来已经成了当地一大景观。“小康街”占地30亩,由统一设计、规划的三条街巷、60户维吾尔民族风格民居组成。临街是大门,里面是院子,院子后面通常是一层半或两层半(皆含一半露出地面的地下室)的尖顶白色小楼,每层含楼梯过厅三间房,院子一侧建有厨房。住房内一般较少摆放衣柜家具,宽敞的屋内,满地铺的就是一块大地毯,客人来了便在四周席地而坐。这里的居民主要是村里从事商贸、二三产业先富起来的人们,年收入基本在10万元以上,每户建房费用通常在25万元到30万元左右。

  阿依墩村地处伊宁市南郊,南临伊犁河,伊犁河大桥和313省道穿村而过,他们依托优越的地理、交通优势,抓住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把这里建成了伊宁市最大的草莓基地、村办企业发展最快的行政村、旅游收入最多的城郊风景区。2004年,阿依墩村经济总收入5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全村317户人家,80%家庭从事二三产业,年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的家庭占总户数的40%。下一步,阿依墩村准备扩大“小康街”规模,把它建成一个占地面积120亩、容纳200户住宅的现代农村小区。

  在昌吉市南郊,也有这样一个小康村——南吾工二村。南吾工二村属城郊型农村,1998年,村里人均拥有耕地2.4亩,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刚刚解决了温饱。1999年,南吾工二村被纳入城市规划范围之内,随着土地被逐步征用,人均可得到几万元的安置费。村民大会表决决定,为了保证村民失地不失业,要用这些钱并通过“以地换房”方式,和企业联合开发建设一座包括经营性门面和市场在内的小康住宅村。2002年,终于建成了这座投资3300万元、占地170亩、包括176套别墅式住宅和174套沿街商业门面房的小康村。

  记者来到小康村,看到一座座二层小楼排列整齐,道路交错,小树成行,绿草茵茵,鲜花盛开,感觉像进了大城市的高档住宅小区一样。随着村里土地资源的不断升值,村民和集体的经营收入不断增加,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500元,集体收入从3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目前,村里正在筹划对投资兴建的富民市场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自己的公司,让村民变成股民。几年前,村民们还不敢奢望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如今,他们的生活已经让城里人羡慕不已。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就是这样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说:“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新疆各族农牧民正在通过自己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小康生活的明天。

深圳市民政局援建的伽师县爱心小区
昌吉南吾工二村的小康村
伊宁市阿依墩村小康街
军民共建的疏勒县十六村连心渠
疏勒县十六村村民帕提姑家的院子
伊宁市阿依墩村小康街维吾尔族特色民居
  编辑: 栾晓磊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