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模式探索② :产业资本与农村嫁接
2006-08-31 11:01:00
大众网—大众日报
|
|
|
|
乐陵市黄夹镇冒出了两个希森新村,一为梁锥希森新村,一为许家希森新村。5月初,记者来到黄夹,同其他村庄相比,这两个希森新村格外扎眼:一样的琉璃瓦围墙,一样的宫式大门,一样的小学、敬老院、健身广场、游乐场,一样的两层楼别墅。走进两村的村民家,280平方米的房内,电脑、空调、液化气等一应俱全。 |
乐陵市黄夹镇冒出了两个希森新村,一为梁锥希森新村,一为许家希森新村。 5月初,记者来到黄夹,同其他村庄相比,这两个希森新村格外扎眼:一样的琉璃瓦围墙,一样的宫式大门,一样的小学、敬老院、健身广场、游乐场,一样的两层楼别墅。走进两村的村民家,280平方米的房内,电脑、空调、液化气等一应俱全。 两个希森新村一模一样,缘于两村都为房地产商梁希森一人投资所建。一个商人为啥免费给村民建别墅?新农村建设仅仅就是建别墅吗?“希森模式”可以复制吗?与村民拉呱,与梁希森夜谈,一条新颖的新农村建设路径呈现眼前。2001年,经梁锥村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梁希森拿出4200万元建新村,同时在旧村改造置换出来的土地上,利用当地的“鲁西黄牛”资源,建起了鲁西牛业公司,进行产业化开发。与传统养牛不同,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养牛模式,算的是循环经济账:从牛血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每头牛可赚2800元;从牛小肠粘液和牛脑中提取生物制品,又可赚1900元;牛皮整张只卖600元,加工后为4000元;牛骨头、牛眼睛也是宝。同时,用牛粪和屠宰的废水生产沼气,用沼气发电,用沼气渣养蘑菇,以蘑菇养蚯蚓,以蚯蚓做饲料和保健品。在黄牛繁育、屠宰加工、蚯蚓养殖、饲料加工、肥料加工、生物制品等产业链上,1头牛可以卖到5头牛以上的价。去年,他们赚了几千万元,村民年均收入由几百元增至11000元,周边数千家养牛户受益。 在梁锥村的改造过程中,村民的身份发生了两次转换:第一次由农民变成工人,第二次由工人变成股东。现在,梁锥希森新村的村民大多在鲁西牛业公司上班,享受着各种福利和养老保险。同时,村民以土地入股,占鲁西牛业公司总股本的四分之一,村民以股东身份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每年都能获得分红。公司在村内建起了农民培训学校,请专家和教师给村民上课,不光学技术,还学待人接物、举止谈吐,村民增长了见识,学会了新技能,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村建设与黄牛产业开发有机结合,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和循环经济效益,进而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素质的提高——剖析梁锥村的改造过程会发现,这个在传统农区土壤上发育而成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颇具推广价值:首先,政府与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当然的重要力量,但在政府财政投入和农民投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需要的情况下,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动员和激励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好路子。其次,产业资本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不仅是先富者回报家乡的情感使然,更是产业资本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巨大商机,现代农业能“造血”赚大钱。当然,这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成果来改造和装备传统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去经营传统农业。所以说,“希森模式”不是一种单纯的回报与反哺,而是产业资本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这种多赢,较单纯的“反哺”更具预期前景,对企业家也更具吸引力。第三,产业资本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也是改造农民、完善农民、提高农民、培育新型农民的契机。 “希森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好经验。 |
|
编辑:
栾晓磊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