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农民喜戴“金项链”
2006-09-19 09:49:12
|
|
|
|
本报利津讯“富裕农民,最稳妥的方式是让农民成为现代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产业富民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9月12日,谈起正在实施的农业产业富民工程,利津县委书记王秀华这样告诉记者。 利津县重点对9个乡镇进行详细调研,最终在每一个乡镇都确定了一个特色产业:北岭蔬菜、盐窝畜产品加工、北宋芦笋等。为了让更多的农户进入产业链条,该县对规模较大的企业,从技术、资金、经营方面给予扶持,让这些企业快速膨胀,产生带动作用。同时,鼓励农民的手工作坊引进新技术,升级换代加工项目,提升产业规模。 “羊血牛粪遍地流,穿着水鞋来卖肉。”这是昔日盐窝镇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的真实写照。自从政府出资扩建了高标准屠宰市场之后,作坊变工厂,屠宰户变工人。从养殖、贩运、屠宰到深加工,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畜产品加工这个大产业链条中来。目前,该县已经发展起来棉油、畜产品、蔬菜、芦笋等8大农业支柱产业,投入扶持资金达到2.68亿元,共有378名科技人员先后加入支农惠农行动中去,产生经济效益5.4亿元。 进入产业链条,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对于农民来说,如何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此,该县积极引导建立了棉花协会、苹果协会、蔬菜协会、冬枣合作社、奶牛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组织62个。今年,县里又引导62家合作组织成立了“利津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全县农民形成一个“拳头”,对外负责市场联络,对内制定统一价格,保障农民的利益。今年上半年,该县8大农业支柱产业收入2.8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00元。 |
|
编辑:
栾晓磊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