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新农村建设雏形显现
2006-12-19 09:10:19
大众网—大众日报-
|
|
|
|
本报寿光讯 “公共财政向农业倾斜,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这是寿光坚定不移的做法。统筹城乡,市场互动,产业互补,寿光新农村建设一破题就是高起点。 寿光新农村建设起步较早,启动文明村镇创建即是统筹城乡的自觉行动。市委书记徐振溪告诉记者:寿光正处在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化过程中,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是客观规律使然。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寿光农业基础良好,但寿光人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做支撑,新农村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寿光提出工业立市,坚定不移地壮大县域经济。几年来,寿光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狠抓自主创新与节能降耗,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目前市财政收入的80%来自工业。寿光连续8年进入全国百强县,2005年居第41位。 地方可用财力的持续增加,使寿光有能力为“农民兄弟”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了。这些年,寿光先后投入5亿多元改造乡村道路,在全省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等级柏油路。投资1.6亿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通电率达100%。投资9000多万元新建高标准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的达标排放。与此同时,寿光坚持把每年新增的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初步构筑起了少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的农村社会事业新格局。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市乡财政以每人每年2200元的补助标准,对2300多名五保老人实行了集中供养。 寿光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机制,一个城市对农村的支持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即,在安排财政支出盘子时,注重向三农倾斜,将全市16处镇街道分为三类管理,重点加大对困难镇街道的扶持力度;市直部门开展包村活动,拿出“真金白银”帮扶;动员先富起来的农民企业家在自愿基础上捐款捐物,发展村内公共事业;对村庄绿化、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则实行竞标、拍卖、承包和有偿服务等方式,创新办法,节约资金;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示范村抓精品,一般村抓标准”,条件好的,楼房的规划设计甚至到西霞口这样的发达村“采样”;条件差的,可先搞净化,做到“晴天不起土,雨天不踩泥”,花钱不多,群众叫好。 很显然,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看到了“两只手”的作用,一只是政府的引导和推进,另一只是群众的拥护和市场运作,而这正是寿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关键之处。
|
|
编辑:
栾晓磊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