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相关评论

大众日报评论:沿着科学发展道路阔步前进

2006-08-31 11:00:54
  □本报编辑部 
■站在新起点 实现新发展 ——回眸“十五”展望“十一五”(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发展作出了周密部署,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我国“十一五”发展的总纲领。按照中央要求,根据自身实际,我省提出在“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快又好发展这个根本目标,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内容,统筹兼顾这个基本要求,改革创新这个巨大动力,提高执政能力这个关键保障,在事关科学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新突破。把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落到实处,完成好“十一五”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创新发展模式  迈出科学发展新步伐
  毋庸置疑,“十一五”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转变传统发展模式,推动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十一五”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客观而论,长期存在的粗放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曾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以大量能源消耗和资金投入支撑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低下的生产效率严重阻碍经济竞争能力的提高,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增长老路,走到尽头,到了非转变、创新不可的程度。一句话,要实现科学发展,必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模式,要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和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要由过多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三大产业共同带动转变;在投入要素上,要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在资源使用上,要由能源和自然资源的粗放使用向循环经济转变;在对外开放上,要在依靠产业链招商、基础设施招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创新发展模式,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十一五”,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技术限于模仿、弱于创新,难以满足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新要求,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这是山东发展的后劲所在,是山东全面提升竞争力的希望所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性,坚持以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为主战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打造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品牌,拿出更多的“山东创造”。
  创新发展模式,要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十一五”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许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没有革除,新的体制性矛盾还在出现,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推进科技创新,必须以制度创新为依托,这是一条管用的经验。要创新发展模式,就要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合理界定政府职责,切实解决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各市场主体的发展营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创新发展模式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机制支撑。
  统筹兼顾  全面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事务时,在制定发展战略、实施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既维护全局利益,又照顾局部利益;既保持、保护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利益,又支持、照顾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利益;既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的利益,努力调节、处理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始终做到总揽全局,兼顾各方,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省八届十一次全委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十一五”发展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山东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山东的小康。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多年发展,我省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跳出以往就农村建设抓农村建设的思路,着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可以预见,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公共财政农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的成长、壮大,我省农村面貌必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东中西联动协调发展,是推进全省各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在“十五”时期成型,并取得良好成效。推动“十一五”发展,就要继续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率先突破,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进一步突出发挥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扎实实施“三个突破”。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实行对欠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东、中、西优势互补,联动协调发展,共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美好前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推进“十一五”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物质基础、平安山东、民主法制、社会事业、民心工程、文明山东、生态环境、党的先进性等“八大建设”,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山东。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要实施节约战略,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努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从事关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全省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强“两个建设” 提供政治组织保证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未来五年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对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发展到现在,只强调“发展”、不注重“科学”,已无路可走。发展是“硬道理”,但不顾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分配不公等有损群众利益的“硬发展”,已无“理”可言。怎样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怎样在发展中协调好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成为各级党政干部新的“政绩得分点”。再如,在“十一五”发展的各项指标中,既有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指标,也有首次提出的节能降耗指标,更有强化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标,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意味着政绩也要讲“成本”,各级党政干部的政绩观、利益观必须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实现“十一五”目标任务,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只有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两个建设”为重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做好“十一五”各项工作提供根本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各级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创造新局面。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切实做到善于分析和科学判断形势,善于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善于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务,善于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善于把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扎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扎实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举措。继续深入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突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基本要求,突出取得实效这个关键,用群众标准、实践标准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扎实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培养造就一大批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十一五”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证。
  “十一五”发展大幕已启,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沿着科学发展大道,阔步前进。

  编辑: 解西伟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