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做服务"三农"先锋
2006-08-31 11:00:54
SRC-2424
|
|
|
|
回顾10年的探索和实践,共青团开展的“三下乡”活动,取得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积极成效,培养了大批了解农村和基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青年人才,开拓了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工作领域和项目,弘扬了健康文明、志愿奉献的社会新风。
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
第一,必须彰显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鲜明导向。第二,必须贯穿着眼农村、城乡互动的发展思路。第三,必须坚持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育才途径。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当代青年的正确成长道路。第四,必须健全志愿参与、项目运作的工作模式。
归根结底,“三下乡”活动就是要始终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者,引导青年在服务农村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始终做推动科学发展的先锋队,推动农村发展观念的更新和进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始终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团,以实际行动宣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为农村和农民送去党的温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就是要始终做以人为本理念的倡导者,尊重青年意愿和需求,调动青年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青年的力量投身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今后我们将按照中央的要求,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把“三下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首先,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三下乡”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三下乡”工作,共青团就必须在贯彻中央各项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中找准切入点,在服务大局、服务农村中找准结合点,把这项工作建设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连心工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事工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温暖工程,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示范工程。
其次,不断提高“三下乡”工作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才的综合效益,是推动“三下乡”工作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一要在深化内涵上下功夫。二要在拓展领域上下功夫。三要在培养人才上下功夫。
第三,积极探索“三下乡”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项目机制。要切实加强项目开发、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估等工作,逐步建立完善包括项目论证、规划、实施、监督、评估等内容的一整套制度,打造一批青年欢迎、社会认可、具有时代特点的工作项目,使更多的农民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帮助、温暖和作用。二是健全社会化机制。找准这项工作的增长点和社会需求的兴奋点,牵动、影响、辐射更多的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支持、参与“三下乡”工作,广泛吸纳、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壮大物质依托,建立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机制。三是健全激励机制。要健全完善评价激励体系,对“三下乡”工作典型、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以形成有效激励和积极导向,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最后,推动形成对“三下乡”工作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10年来,“三下乡”工作之所以取得丰硕成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建议,下一阶段要坚持长期以来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互相支持,彼此配合,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大、做强。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2日 第八版) |
|
编辑:
栾晓磊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