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干部如何搞服务?阳春三月,记者来到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镇大下河村采访。
出山门:栽花种草进了城 过去,群山环抱的大下河,资金引不来,企业办不了,守着几块山岭薄地,群众憋屈,干部着急。“山里人栽花种树是行家,咱就成立专业化服务队,让老百姓都能有活干,有钱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茂忠领着村干部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成立绿化公司承揽绿化工程是带领老百姓增收的捷径。他们请来专家向村民传授园林绿化知识,成立了一支100多人的绿化队,由村干部领着闯荡莱芜的城市绿化市场。 栽花种草搞绿化,如果跟着包工头干,每人每天仅挣12-15元,而大下河的老百姓跟着村干部每人每天能挣30-40元。随着绿化业务的不断扩大,他们成立了香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大下河人实诚、能干的口碑也传遍了莱芜大地。 逮鸡鸭:特色服务响四方 “俺村里还有个你肯定没听说过的鸡鸭出栏服务队。”正在村大街上打扫卫生的81岁老人朱恒友告诉记者。这还真新鲜,原来,随着莱芜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莱芜涌现出一大批养殖专业户,可鸡鸭出栏时的捕捉相当麻烦。鸡鸭出栏服务队队长赵同生告诉记者:“我们在自己养鸭捕捉时摸索并掌握了快速捕捉的经验。村里帮我们设立了公开联系电话后,成立了36人的服务队。”“有找你们服务的吗?”“多着呐,几乎天天有活干。昨天我接到寨里镇前枯河村李茂山的电话,今天早晨6点我们就安排9个村民赶到他家,7600只鸭,养殖户自己捕捉得11个多小时,我们只用4个多小时就全装上了车。抓只鸭子挣一毛,一上午每人就挣了80元。”
贩生姜:团结互助抗风险 素有“中国生姜之乡”美誉的莱城区,有10万大军从事农产品购销,但大下河人与众不同。他们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由村干部四处了解市场行情。哪里价格高他们就到哪里卖。他们开着三轮车一块出发,每到一处就包下一个旅馆,从上年腊月一直卖到来年三月,如果有人有急事需回家,大家会主动把他的姜先卖掉,再卖自己的。团结互助使他们形成了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掌握市场信息快的生姜购销专业队。不到千人的大下河村每个冬季都有百多号人在外地卖生姜、贩大蒜,4个多月下来,每人能挣1万多元。
建桑园:管理销售一条龙 走进大下河,处处是桑园。“大山里面无污染,我们这里最适合种桑养蚕。”村干部朱振法告诉记者。可村民缺技术没经验,于是,由村委会副主任朱振法牵头成立了养蚕服务队,74户村民组织起了养蚕协会。桑园管理、蚕种订购、蚕药购销、蚕茧销售、技术指导等全部由服务队承担,他们还积极争取成立了大下河蚕茧分站,村民不出村就能卖蚕茧。去年,村民赵风句养的小蚕,因管理不善全部死亡。“那时俺急呀!早晨4点多钟,就把正在睡觉的朱振法叫起,他二活没说立即赶往各蚕站帮俺联系,一直等到下午4点终于联系到蚕种,俺才挽回了损失。现在,俺这些养蚕户年收入都在9000元以上。”赵风句动情地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