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农业增产增效工程 重点推广30项重大农业技术和40个主导品种 二、落实农民“一免四补”政策 全省筹集资金12亿元用于粮补等 三、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 落实“两免一补”,改善办学条件 四、加快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新农合试点覆盖60%以上,补贴标准提高到30元 五、加快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工程建设 95%行政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自来水普及率达70% 六、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 完成劳动力培训25万人,转移就业120万人以上 七、全面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 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三下乡” 八、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贫困群众生活救助 力争实现1000个贫困村、50万人口脱贫 九、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和渔港建设工程 投入资金5.3亿元,直接受益群众70万人 十、实施村镇容貌整治工程 新建沼气10万户,建成100个沼气规模化乡镇
本报济南4月14日讯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决定为农民群众办好农业增产增效工程实施、“一免四补”政策落实等十件实事,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今天下午,省政府举行新闻通报会,通报了为农民群众办十件实事的有关情况。希望加大传播力度,营造良好环境,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006年为农民群众办的“十件实事”如下: 一是实施农业增产增效工程。通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中低产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提高我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节本增效,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今年全省将改造中低产田180万亩,建立30个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项目县,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重点推广30项重大农业技术和40个主导品种。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病险小水库除险加固给予补助。 二是落实农民“一免四补”政策。今年,全部免除农业税后,对由此减少的基层财政收入,省财政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保证乡村两级基本支出需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村级经费补助比例不低于20%。全省筹集资金12亿元,继续对农民种植粮食和购买小麦玉米良种、畜禽良种、农机具给予补贴,激发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直补资金达到我省粮食风险基金总规模的50%以上。 三是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今年,除了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外,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收学杂费,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51个财政困难县“两免一补”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全部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解决,其他县省财政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奖励。另外,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100万平方米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将辍学率严格控制在2%以内。 四是加快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今年将重点支持360所乡镇医院改善房屋设备和引进人才,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全省农业人口的60%以上,并相应提高各级财政的补贴标准,由目前的人均每年10元提高到30元。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制度。 五是加快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今年将继续改造农村公路8000公里,改造原有老油路6000公里,使95%的行政村通上油路(或水泥路);继续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1100万人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 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今年农业部门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争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25万人,确保稳定就业率达85%以上;重点培植100个转移培训基地,建成“农民放心”基地。劳动部门实施“农村劳动者技能就业计划”,依托百家省级劳务培训基地,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技能培训30万人。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介绍和创业培训经考试合格的,给予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今年全省力争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20万人以上。 七是全面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主要包括科普村村通工程、送戏下乡工程、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科教电影千片进村活动等。 八是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贫困群众生活救助。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力争实现1000个贫困村,5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完善农村五保户财政供养制度,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年底前五保集中供养率不低于60%,供养标准基本达到当地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水平。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农村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逐步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生活条件。 九是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和渔港建设工程。今年实施的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将投入资金2.3亿元,放流增殖优质苗种,建立12个海珍品底播增殖实验区,规划建设14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直接受益群众60万人。投入3亿元,加快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渔船停泊能力7000艘,直接受益群众10万人,带动渔(农)民就业20万人。 十是实施村镇容貌整治工程。今年将从最容易解决和投入少、见效快的问题入手,统筹整治农村“脏、乱、差”问题,开展文明一条街、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和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沼气入户工程,新建户用沼气10万户,建成100个沼气规模化乡镇。加强村庄规划与建设,开展村庄整治补助试点,免费向农民提供优秀住宅设计图样。推进乡村绿化建设,从“绿化山东”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乡村绿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据悉,省委、省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重视,热情关注。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已经于4月3日正式公布。《2006年为农民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作为附件,一并出台。 通报会指出,为农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狠抓落实。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切实防止形式主义、搞样板工程,防止借机增加农民负担、造成农民负担反弹,防止侵犯农民利益。省政府将定期调度检查,定期通报,严格考核,确保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