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扎根"三农" 切实服务 探索长效机制
2006-08-31 11:00:32
SRC-2424
|
|
|
|
10年来,农业部根据中央精神,坚持送科技下乡,概括起来有以下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创新形式。我部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一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各行政司局及部属有关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共同参与。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组织小分队、开通大篷车、组织专家西部万里行、举办农民科技知识大奖赛、开展现场咨询和赠送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
二是注重探索长效机制。为推动“常下乡”向“下长乡”转变,探索建立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我部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今年,在全国遴选了10万个科技示范户,招聘了5000名技术指导员,组织了15万多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累计发放资料超过2000万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00多期,培训技术指导员和农民超过1500万人次。科技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示范户单产比上年平均水平提高10%以上。
三是注重为农民办实事。2003年我部正式启动了全国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科技书屋2000多个,为农民群众搭建了学习致富知识的良好平台。注重依靠科技知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大力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到2004年底,全国户用沼气建设规模已达到1500万户,年生产沼气约56亿立方米。在农村沼气建设的同时,从建到用,向农民推广一整套生态种植、养殖等适用技术,显著促进了实施区域农民的增收致富。
四是注重营造氛围。积极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参与科技下乡活动,并要求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本省科技下乡工作的宣传报道,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思想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对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农业科技下乡工作力争要在工作力度、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上有新的突破,不断探索和完善农业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
第一要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紧密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发展目标,拓展实施内容,扩大实施规模,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切实提高科技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建立农业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到2010年,累计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农户。
第二要大力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我部将继续大力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三要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生态富民家园行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生产为目标,以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技术集成应用和机制创新为手段,加大农村沼气工程的实施力度。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2日 第八版) | |
|
编辑:
孟凡帅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