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取得实效,中央提出,要把资源节约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建立节约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约在30%,比发达国家低20%。城市供水的漏损率在20%以上。建筑能耗过高,单位面积能耗相当于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每年新增约2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大于发达国家新增建筑面积之和,但节能型住宅仅占总量的3.5%。
一组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世界头号耗能大国——美国政府机关1999年平均水平的33%。政府公务人员1天耗电量,够普通百姓用19天。政府办公大楼的建设,豪华办公设施的配备,公务车的购置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量浪费现象。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我国当前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瓶颈约束不断加大。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利用率是偏低的。
冯飞说,我国一直没有统一的政府机构能源消耗标准,没有建立有效的能源体制报告制度,没有节能考核奖惩制度,整个政府节能工作基础薄弱,没有相应的机构专门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也没有相应的规划和政策,成为节能监督工作的“盲区”。
能源基金会副主席杨富强博士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出忠告,我国资源对于“粗放型”经济发展的承受力,已经到了“危急的时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配置资源,节约使用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杨富强建议,把节约资源提升为基本国策。他说,只有把节约资源上升为基本国策,再不是企业可做可不做的“经营行为”,政府或由行业协会下达强制性的节约资源指标,实行考核公示、“一票否决”,才能把节约资源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温总理指出,要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要对本地区建设节约型社会负总责,要把资源节约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建立节约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中央近日发出通知,要制定《推动政府机构节能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明确能耗、水耗定额,重点抓好政府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公务车节能;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和节约办公用品,降低费用支出,要在全国加大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力度。
国家发改委也牵头建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节约资源部门协调机制,“协调小组”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部、国资委、环保总局、电监会等21个国家部委。据悉,将来还有可能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