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广东省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饮水、教育、行路等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支持力度,成效显著。据统计,2003年至2007年,仅省财政就将投入超过200亿元,用于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
低保工作是确保城乡困难群众无饥寒的最后一条保障线。自1998年广东开始实行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以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低保补助资金的投入,确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2006年,省级财政安排低保资金2.5亿元、2007年预计安排2.54亿元,对14个欠发达地区低保工作给予补助。
为加强对低保资金的管理,广东省财政厅专门制定办法,要求各地设立“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专户”,确保专款专用。目前,广东省低保人数逐年增加,1999年仅为33.27万人,2005年已增加至172万人。
为切实让农民看得起病,防止“因病返贫”,近年来,广东大力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2006年,广东省财政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均补助10元的基础上,又将补助标准提高,达到每人每年25元。至2005年末,广东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534万人,占广东省农业人口的50.21%,广东省累计有78万人次得到了住院补助。前不久,广东省又作出决定,鼓励医生到乡村从事医疗事业。为此,省财政将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1.6亿元以上资金,对欠发达地区乡医进行补贴,解决乡村医生的经费保障。
作为“十项民心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几年广东下大力气建设全民安居工程。省财政按每户4000元的补助标准,解决东西两翼、粤北山区14个地级市以及江门恩平市贫困农户“住房难”问题。另外,积极扶持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搬迁,认真解决水库移民“住房难”问题。从2006年至2008年,广东将全面启动华侨农场归难侨安居工程,省财政计划安排9900万元专项资金,解决12106户有华侨农场户籍的第一代归难侨户的危房改造。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解决广大农民子弟读书上学问题,是建设教育强省、关乎发展后劲的大事。这些年来,广东不断加大投入,解决农村“读书难”问题。从2006年秋季开始,广东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据测算,2006年广东省免费义务教育学生人数约960万人,免杂费每学年约31亿元,省财政补助约21亿元,市、县财政分担约10亿元。另外,广东还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着力解决农村“行路难”和“饮水难”问题,近年来,广东广东省共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补助里程约16000公里,通镇乡公路得到良好改善;广东省18个市95个县的667万农民缺水问题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