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说,中日韩三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差别很大。日本舆论担心本国青少年胸无大志,韩国舆论担心本国青少年贪图享受,而中国舆论担心的则是咱们的青少年表现出过度的“出人头地”、“追求宝贵”的倾向。
青年问题是永恒的社会问题。我怀疑这样的调查结果有“妖魔化”中国青少年的嫌疑。
前一段时间,新华社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上海一项4000户入户调查显示,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这一消息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忧虑:都不愿意当工人怎么办?依我看,这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社会的分工既是个人或群体主动选择的过程,更是社会自然选择的过程。科学家、公务员、高级管理人员、白领等等,这些职业只属于少数人,而大多数人则一定会成为工人、农民或者服务行业的从业者,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因此,好工人到啥时候都需要,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的下一代将和他们的父辈祖辈们一样,既要主动选择职业,更得接受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担心以后没有人愿意当工人,其实是大可不必的。我们倒是应该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
其实,愿不愿当工人,只是一个在具体的利益格局中的选择过程而已,而不是一个最终有没有人当工人的问题。换句话说,最终一定会有人当工人,这从总体上说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值得全社会探究的是人们不愿当工人的那些具体原因,而不能用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果,把不愿当工人的责任全都推到青少年身上。
回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能成为一个工人是何等光荣和自豪的事情啊!至今那些和工人生活有关的歌曲仍然能唤起那一代人的美好回忆,比如《咱们工人有力量》等等。究其原因,从物质层面上说,并不是因为那时的工人比现在的工人得到的多,而是在当时的社会分配结构中,工人群体实际上处在稳定的中等水平,因而工人事实上是社会中等阶层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得到了尊重。此外,还有医疗等稳定的保障以及其他福利,这使得工人有了尊严感,有了主人翁意识。这告诉我们,要提高人们当工人的意愿,还得从改变某种利益格局开始,比如提高劳动的收益,增加资本的社会责任,加强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等等。必须正视人们的选择动机,更要创造条件使当工人成为人们正常的自觉的选择,让更多的人成为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矫学柏在评价“劳动之星”评选活动时说:“青年技工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这不是送给工人的客气话,而是表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工人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好工人到啥时候都需要。因为连中学生都知道,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反过来说,如果工人这个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不活跃了,发展生产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青少年追求出人头地,并没有什么不好,这至少表示他们对社会的未来有着美好的预期。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这一代一定会脚踏实地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