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03全国两会 > 2003新闻中心

新政府六大部委即将亮相

2006-08-31 10:52:01
   
 

 
  6大部委初定

  2月24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191位中央委员、151位候补中央委员出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拟向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新一届中央政府将成立6大部委。”

  国务院某单位的一位官员介绍,有待人代会审议通过的6个新设部委分别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国家农业委员会”、“国家能源委员会”、“国家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有参与本次机构改革方案的人士透露,上述6大部委的具体职能安排是:

  经贸委“技改投资”职能并入国家计委,国务院体改办也一同并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亦可能被“放进来”,计委从而变为全新的“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成为第一大部委;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将在中央企业工委的办公大楼内组建,财政部、经贸委等部委中管理国有企业的机构和人员一同搬过来,甚至中组部管理44家特大国有企业的人事权也将交过来,并且最终很可能成为一个“事业单位”;

  国家农业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委员将因现实需要而诞生;而国家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成立“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关于新设6大部委的“规格”,一位知情人士说:“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将可能兼任一些部委的‘一把手’。”

  政改15年计划

  有消息显示,6部委方案只是中国政府机构改革15年计划的第一步。

  一位参与此次机构改革草案设计的人士透露,按照一份已成文的政府机构改革15年方案,改革将分3批逐渐推进,每一届中央政府在5年内改革一批,目前的29个部委将最终精简到13个左右。

  该人士指出,坊间热传的“国家交通委员会”和“国家电信监管委员会”,没有出现在“第一批”机构改革中,但在5年之后的下一批改革中“会有动作”。

  同时,在本轮政府机构改革中,除了上述6个即将成立的部委外,新一届中央政府还将对个别部委的某些重复、相近似的职能进行“微调”。

  这位知情人士称:本次机构改革方案审议公布后,方案之外的部委在5年内也会有部分的调整,“每年都会动个别的部委”,这种“动”将是某些重合职能的归并,不会达到撤消、合并某个部委的层次。

  民政部的一位官员就此表示,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某些职能也要调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把民政部管理“低保”工作的职能“要过来”。但人事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重组不会在本次改革中进行。

  两大悬念

  截至目前,本次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悬念依然是国资委的性质问题。

  27日,一位参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设计的人士称,他获得的消息表明,国资委被定为事业单位的可能性较大。但也有人认为国资委应该是国务院的直接组成部委。

  国务院某单位的一位人士分析,如果国资委成为事业单位,则就可以像中国证监会一样,在掌握权力的同时拥有相对灵活的用人机制。同时,以事业单位出现的国资委,将更有可能达到“政资分开”的目的。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担负着“管人、管事和管资产”三大职能的国资委在新一届中央政府中尤为特殊。国家计委的一位人士表示,国资委即便是事业单位,其规模也有可能比未来的“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还大,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第一大“部委”。

  另一个悬念是经贸委的淡出方向。

  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闭幕次日,国务院某单位一位官员确认,经贸委将把“技改投资”和“管理国企”职能分别交给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和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其监督价格、市场和管理国内贸易的职能未来还将与外经贸部合并,组成新的“商务部”。

  此前,有经贸委高层表示经贸委将“过渡到一个主管工业的部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人员分析道:“国有企业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剩下的是民营企业和一些属于工业的行业。民营企业自然不用一个专门的部委来管,一些行业应该交给行业协会。所以,一个新的‘工业委员会’不可能被提到设立的层面上来。”

  “作为本届政府第一大部委的国家经贸委总体上将淡化。”一位参与本次机构改革方案起草的人士这样说。


 

  编辑: yangshu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