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03全国两会 > 2003新闻中心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真播)

2006-08-31 10:51:58
   
 
 [新华网报道]:参加记者招待会的新华社记者王立彬、邹声文、张晓松、喻红已经准备就绪,并开始现场发稿。 (14:50)
 
 [新华网报道]:杜青林简介:杜青林,农业部部长。吉林磐石人。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2001年8月任农业部部长。是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4:51)
 
 [新华网报道]:陈锡文简介: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生于上海市。1978年从黑龙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学习。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从事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20余年来,先后与人合著或独著出版专著十余本,发表论文、研究报告150余篇,曾一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三次与人合作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参与了这一期间大部分有关农村问题的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14:52)
 
 [新华网报道]:新闻背景:我国农产品供给能力实现历史性转变。5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粮食、棉花、油料、水平、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4:54)
 
 [新华网报道]:新闻背景:我国农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5年来,我国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3.4%下降到46.2%,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4:55)
 
 [新华网报道]:新闻背景: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记者从招待会提供的材料获悉,2002年农民收入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比上年增长4.8%。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来自乡镇企业和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14:57)
 
 [新华网报道]: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进入新闻发布会大厅,在主席台就坐。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记者招待会正式开始。(15:02)
 
 [新华网报道]:约200名记者参加今天下午的记者招待会。新华网在主席台右侧进行现场滚动报道。(15:02)
 
 [新华网报道]:中央电视台记者首先提问: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怎样?(15:10)
 
 [杜青林]:过去5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6大趋势性变化。(15:10)
 
 [杜青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的六大趋势性变化是:农业优质专业品种比例大幅度提高。比如2000年和1998年相比,全国优质水稻的面积就提高了37个百分点。农产品的质量稳步提高,去年底较之两年前,我们蔬菜品种产品合格率提高了21个百分点。畜产品中,瘦肉精的含量降低了26个百分点。(15:15)
 
 [杜青林]: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重大成果,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5:16)
 
 [杜青林]: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有了很大增强,我们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进一步缩小。(15:16)
 
 [杜青林]: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订单农业发展很快,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村的城市化和工业化。(15:16)
 
 [杜青林]: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加强,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15:17)
 
 [杜青林]:更为可喜的是,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5年来,农民的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增长了3.8%,去年增长了4.8%,实现了持续恢复性增长的态势。(15:17)
 
 [陈锡文]:(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有关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之所以称为战略性调整,是因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5:20)
 
 [陈锡文]:在这个新阶段,农业出现了两个很大的变化:第一,过去长期存在的农产品供求中的数量矛盾基本缓解,但是品种和质量的矛盾比过去更加突出。(15:21)
 
 [陈锡文]:第二,尽管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不足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但是从当前来看,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农民主要不担心生产不出东西,而担心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15:22)
 
 [陈锡文]:农业结构调整总的目标可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优化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效益,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第二,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第三,实现中国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5:23)
 
 [陈锡文]:之所以把优质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作为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突破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理由:第一,只有把农产品放在最适宜增长的环境中进行生产,才能获得质量最好的农产品,才能获得最好的效益。(15:26)
 
 [陈锡文]:第二,主要的农产品能够形成集中的产区,有利于促进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农业的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15:27)
 
 [陈锡文]:第三,主要农产品形成集中产区之后,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建设,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15:27)
 
 [陈锡文]:第四,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进行布局的农业指导和管理方式,是完全不同于过去在计划经济下各地为满足主要农产品自给而追求的实行行政区域管理的办法。这对于中国农村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15:28)
 
 [杜青林]:(回答记者有关农业转基因产品管理条例的提问)中国政府去年3月20日开始实施转基因农产品管理条例,并且制定了几个配套的规章,其中包括实行农产品的标识管理、安全评价、进口审批等。(15:40)
 
 [杜青林]:制定和实施这个条例,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维护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刚才这位朋友谈到关于实施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要进行安全评价、田间试验。我们认为,在田间试验方面是能够完成的。中国范围之大、气候特点之多样化是大家所了解的。比如现在的海南气温就可以达到二三十度。刚才这位朋友讲到要进行田间试验,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我们作出的规定完成原来的计划。(15:41)
 
 [杜青林]:对于农村转基因产品进行的安全评价、进口审批和标识管理,不是针对哪一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个品种的。在这方面是要一视同仁的。总之,在这个问题上,过去我们所做的承诺不会有任何改变,一定能够认真实施。关于实行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管理绝不会影响国际贸易。(15:42)
 
 [陈锡文]:(回答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有关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是最近几年来关注“三农”问题的突出焦点。为什么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最突出的原因是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增长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目前,农民来自农业的人均收入还没有达到1997年的水平,也就是说最近这些年来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实际是减少的。(15:43)
 
 [陈锡文]:最近几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实际是减少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导致农民从农业中增收困难。第二,城市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变化,在农产品的开支方面下降,导致农民来自农业方面收入增长困难。(15:48)
 
 [陈锡文]:比如说以2001年和1996年相比较,每个城镇居民用于粮、油、肉、菜这四方面的开支平均是下降的。5年来,城镇居民人均每年用于粮食的开支减少了83.4元,用于油脂开支减少了10.1元,用于肉类的开支人均减少25.3元,用于蔬菜开支人均减少了12.4元,这四项合计人均减少131.2元。毫无疑问,城镇居民用于购买农产品的开支减少,必然导致农民在农业方面增收面对很大困难。(15:49)
 
 [陈锡文]:造成这样一种特殊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城镇化进程滞后,城乡人口分配不合理,导致购买商品农产品的城市消费群体相对比重太低。去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比重占39.1%,不到40%。另一方面,在农村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43%。同时还要看到,去年农业在GDP当中的比重已经降到了14.53%。因此,这样一种大的格局不加以改变的话,农民要从农业上增收是非常困难的。(15:51)
 
 [陈锡文]: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还处在建设过程中,还非常不完善。在目前的国情国力下,要将将近8亿的农村人口都纳入这个统一的保障体制,应该说暂时还做不到。(15:51)
 
 [陈锡文]:这并不是说中央政府不重视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恰恰相反,在农民社会保障方面,中国政府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这个制度,除了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作用外,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这部分承包到户的土地,实际上是现在大多数中国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20年来中央政府持续不断地强调,要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15:52)
 
 [陈锡文]: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动就业,逐渐进入城镇,但由此遇到很多关于基本权益方面的问题,近几年来已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15:56)
 
 [陈锡文]:第一,去年初,国家计委等几个部门联合发出通告,要求各地清除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为此,一年大概减少农民工不合理收费50亿元左右。(15:56)
 
 [陈锡文]:第二,中央政府已经通告各个地方政府,要求他们清理和废止在就业等方面有歧视农民工现象的不合理限制性规定。(15:56)
 
 [陈锡文]:第三,最近两年来,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现象。(15:57)
 
 [陈锡文]:第四,在检查和督促改进农民工的生产条件、劳动保护、防止职业病以及正确处理工伤事故等方面,各级政府也作了大量努力。(15:57)
 
 [陈锡文]:另外,去年初,国务院明确提出对于进城的农民,各地都要采取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只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原则,并努力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相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会得到更好保护。(15:58)
 
 [陈锡文]:我国在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除发展经济外,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这部分承包到户的土地,实际上是现在大多数中国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16:01)
 
 [陈锡文]:大家都注意到,20年来我国政府一贯强调,要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确实稳定农民的这块承包地,让它成为他可靠的生存保障。在没有别的可以替代土地的生存保障之前,农民的家庭承包制是不允许随便剥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比较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在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比如说浙江、成都等地的城市郊区就已经实行。我们要相信,随着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会逐步完善起来。(16:02)
 
 [陈锡文]:我这里要特别说明一条,刚才讲到农民家庭承包地是不允许随便动的,含义是在稳定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农民才有权利决定他承包的土地是由他自己来种还是转让给其他人。今年3月1号开始实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民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依法有偿的转移土地使用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是不让土地使用权流转,而是只有承包这些土地的农户才有权决定是否流转,这种权利不是别人的,只属于农民本人。(16:02)
 
 [杜青林]:(回答农民日报记者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总体来说是好的,特别是食品的安全是有保证的。近两年来,我们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个城市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试点。去年4月份和11月份,我们定期对这四个城市农产品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是,这四个城市蔬菜产品的合格率都达到95%以上。(16:03)
 
 [杜青林]:今年将在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全面实行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采取综合措施,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这些措施包括:(16:04)
 
 [杜青林]:第一,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16:04)
 
 [杜青林]:第二,强化源头管理,消除引发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隐患。(16:05)
 
 [杜青林]:第三,建立市场机制,整顿规范好农产品市场秩序。(16:05)
 
 [杜青林]:第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16:05)
 
 [杜青林]:第五,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的营销机制。总之,要千方百计让人们吃上放心的食物,用上合格的农产品。(16:06)
 
 [杜青林]:(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有关税费改革试点情况的提问)我国在20个省市区实行的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成功。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减负一般都在30%以上。去年全国人均税费负担是78.7元,较之1997年减少了29.3元,平均每年减负6.1%。(16:07)
 
 [杜青林]:税费改革还理顺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分配关系。税费改革也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了农村的上层建筑的改革,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16:08)
 
 [杜青林]:目前我国税费改革发展不平衡。这个不平衡表现在有的地方农民减负的比重大一些,有的地方小一点。之所以存在这种不平衡,主要是关系到农村的资金问题。农村基层普遍存在“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吃饭的人太多。维持这些人的工资需要相当的资金。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靠两条: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实行配套改革,地方实行机构精简,减少吃闲饭人员。(16:11)
 
 [杜青林]:减免特产税是必然趋势。特产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我们农产品供求不是很平衡、粮食短缺的情况下来制定的,现在农业已经进入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问题应该进一步得到解决。目前,有一些地方特别是东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已经实行了农村特产税的减免。(16:12)
 
 [杜青林]:特产税的减免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农业发展。但是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因为我们国家各省的情况不尽相同,特产税属于地方税种。比如在云南烟叶税就占有很大比例。所以也有地方财政的收支问题。因此,我认为解决特产税问题,不一定齐步走,也不一定非一步到位不行。我们坚信,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妥善解决。(16:13)
 
 [陈锡文]:(回答德国记者有关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政策从1984年开始实行到目前已经实行了19年。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存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益的问题。但如果为了提高效益而使得农民失去作为生存保障的土地,则需要认真考虑。我们要非常重视处理好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和社会保障这两者的关系。(16:29)
 
 [陈锡文]:在中国这个内部发展差距很大的国家中,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处理好这个问题。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可以多考虑点土地的效益问题,而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方则要更多地考虑农民的生存保障问题。无论如何,必须意识到土地是农民的,必须尊重农民在土地方面的权利。(16:29)
 
 [陈锡文]:(回答中国日报记者提问)去年我国粮食尤其是玉米出口是有明显增加的,2002年玉米出口量超过了1100万吨,但是进口的粮食,包括玉米、大豆和小麦只有80多万吨,是明显下降的。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6:39)
 
 [陈锡文]:第一,去年中国的粮食略有增产,粮食总量增产了1%;而主要粮食生产大国由于旱灾普遍减产,所以去年全球谷物减产,造成价格上升。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国外的粮食等农产品很难进入中国的市场,反而为中国的粮食等作物扩大出口提供了机会。(16:40)
 
 [陈锡文]:第二,从去年4月份开始,中国政府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做了国内政策的一些调整。比如说取消了过去粮食在铁路运输中收取的每吨公里3分3厘钱的铁路基金。也就是说,一吨粮食如果运输一千公里的话,和去年4月份以前相比,可以节约运费33块钱。(16:40)
 
 [陈锡文]:第三,对出口的粮食实行了出口退税政策。需要说明的是,采取出口退税等政策是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16:41)
 
 [陈锡文]:我国出现粮食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并不是一个长期现象,而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同时,全球谷物减产导致价格飙升也不是一个经常性现象,也是一个特殊问题。所以,2002年我国粮食出口明显大于进口的这种局面,很可能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回过头来说,国际上的粮食更多的进入我国的可能始终是存在的。(16:42)
 
 [陈锡文]:(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农民权益的问题)进城农民工的政治权利可以分为两方面来看。第一,农民作为公民的选举权问题。第二,农民作为一个劳动者或者已经居住到城镇中的居民,他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怎么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我想按户籍所在地甚至出生地来划分选区和确定选民在哪里投票,这样的规则并不是只有中国实行。目前进城就业的农民大部分处在一种双向流动过程中,也就是城里能找到工作就往城里走,当城里找不到工作时就往自己的家乡走这样一种双向流动过程。因此,我个人认为,对于流动中的人口到底他的选区应该划在他的户籍所在地还是临时所在(16:48)
 
 [陈锡文]:我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在一个地方住过足够的时间,能够稳定下来,就划分他的新的选区,可能会引起新的麻烦。(16:49)
 
 [陈锡文]:如果农民流动进城,在城市的企业工作,他的公民权利,包括其他一些方面的权利,是不是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或者其他党派等等这些都应该受到保证。(16:49)
 
 [陈锡文]:我们的统计制度最近几年已经改成,比如人口统计已经改成不管你户籍在哪里,你只要在一个地方稳定居住半年以上就统计在当地这样一种办法。整个社会管理也应该考虑这样一种新的变化,逐步适应现在这个阶段人口流动比较大的一种情况,来完善社会管理。对农民工来说,应该保护他们更快融入他所在的城镇,他所在的社区,他所在的企业,尽可能避免他们边缘化。(16:50)
 
 [杜青林]:我们应该实事求是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就是城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贫富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据统计,城市居民的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之比是3.1:1,这是2002年的数字。实际差距比这个还要大。(16:51)
 
 [杜青林]:另外,地区发展也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和西部贫困的省份相比较,大约是4:1。近些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农村和城市相比,差距是比较大的。我国政府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16:52)
 
 [杜青林]: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要实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其中包括机构精简。在机构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对农村的乡镇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有些地方实行了乡镇的撤并。当然,乡镇的撤并也要从实际出发。另外,农村行政管理机构也有一个机构精简问题,要减少吃皇粮的人员。要通过机构精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更好的为“三农”服务。(16:52)
 
 [新华网报道]:下午近5时,最后一个问题回答完毕,杜青林、陈锡文起身离开新闻发布大厅。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记者招待会结束。(16:57)
 
  编辑: dg2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