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1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就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等问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历史性转变
在回答记者关于五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问题时,杜青林说,过去5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增长了3.8%,去年增长了4.8%,实现了持续恢复性增长的态势。
陈锡文说,最近几年我国农业战略结构调整取得了成就,这次战略性结构调整不同于以往农产品数量方面的调整,不是多种一点少种一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致力于使整个农产品提高质量,使整个农业增加效益。
农民增收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在回答记者关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时,杜青林说,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要实行一系列配套改革,目前20个省市区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成功。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减负一般都在30%以上。税费改革理顺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分配关系,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了农村上层建筑改革,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减轻农民负担,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精简机构。
陈锡文说,农民收入问题是最近几年来“三农”问题的突出焦点。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突出的原因是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增长遇到很大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进程滞后,城乡人口分配不合理,城市消费群体比重较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农民流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中国农业将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势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的情况时,陈锡文说,中国目前出现粮食供过于求,价格低迷不是一个长期现象,而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同时,全球谷物减产导致价格飙升也不是一个经常性现象,是一个特殊问题,所以2002年中国粮食出口明显大于进口的局面,很可能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国际上粮食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的压力始终是存在的。最近几年中国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很多农产品进口国关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也在明显提高,而且提高幅度往往是几十倍乃至一二百倍。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形成一种遏制。目前对于质量安全标准问题谈论得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变成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杜青林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这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中国的农产品质量总体来说是好的,特别是食品的安全是有保证的。今年我国将在全国省会所在地、计划单列市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采取综合措施,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杜青林和陈锡文还就转基因食品、农村土地流转、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