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三园”领跑济阳经济
2007-03-21 10:52:00 作者:本报记者 常新喜 刘海鹏 来源:来源:大众网 齐鲁晚报 |
济阳与省城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资料片
张新文,男,1964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山东肥城人。 2001年2月—2006年9月任济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2006年10月起任济阳县县委书记。 济阳县概况 济阳县位于鲁北平原南部,已有800多年历史,与省城济南隔黄河相望。济阳,取自于济水之阳之意。济阳县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人口53万,是全国粮食、畜牧生产基地县,是山东省蔬菜、果品、水产生产基地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储量丰富,济阳煤矿已探明储量达3亿吨。 近年来,围绕济南“北跨”和济阳“撤县划区”的重要机遇,济阳发展迅速,“一区三园”成为济阳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城市面貌、投资环境、人文环境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经营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对接”到“融入” 14日,记者从正在紧张施工的济阳黄河大桥施工现场了解到,大桥桩基工程已经完成,水面以上的桥体框架也已形成。“今年年底前,济阳黄河大桥将建成通车,届时,从济阳到济南国际机场只要十分钟,到主城区只要二十分钟,济阳到济南交通不便的问题将会得到彻底缓解。”接受记者采访时,济阳县委书记张新文兴奋地告诉记者。 张新文表示,济阳和济南主城区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因地跨黄河南北所带来的交通不便,对济阳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近年来,济阳坚持把自己放到济南大城市框架下,搞好规划对接、交通连接、载体承接和产业衔接。去年,国道220线县城段拓宽改造工程全面通车,使得济阳到济南主城区越来越便捷。今年济阳黄河大桥建成完工后,更将大大缩短济阳和济南的距离。另外,济南黄河三桥和济南北三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济阳到济南的路越来越多。交通这一影响济阳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正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济阳,客货运输中心等一批提升城市功能的配套项目是今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客货运输中心建成后,还将承担起与济南主城区通公交的职能。 “两个经济梯度差距较大的地区一旦实现了对接,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从中受益。”张新文表示,济阳和济南的对接,不仅会带动济阳的发展,同样会对济南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交通、规划等方面与省城对接的同时,济阳将全力推进县域经济融入省会经济。 “一区三园”搭起大平台 在济北开发区台湾工业园,记者看到,旺旺食品、大鲁阁纺织等台资企业的工厂已经连成片,还有多家台资企业的厂房正在紧张的建设中,工业园内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2006年,济阳县GDP首次突破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2亿元,利用外资4032万美元,自营出口3400万美元。 近年来,济阳加快了园区建设,除台湾工业园外,济北开发区还设立了韩国工业园、华侨工业园,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大框架。济北开发区作为省级开发区,已吸引260多家企业落户,总投资规模达到66亿元,去年在全省开发区中列第21位。济阳以园区作为招商引资、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载体平台,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招商。随着旺旺集团等一批台资企业的落户,产生了“引进一个、带来一片”的扎堆效应,目前全县台资企业达到28家,实际利用台资达到1.44亿美元。 “围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构筑工业发展新格局的目标,今后济阳将逐步实现由‘全民招商’为主向‘专业招商’为主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张新文表示,济阳将借助园区这一经济发展的“高地”,做大做强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医药和机械电子四个产业基地,力争5年内,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积极变化应对“撤县划区” 漂亮的广场、高标准的马路、新开发的小区,整洁的环境……近年来,生活在济阳县城的居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方便。 “对济阳来说,撤县划区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现在我们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积极努力,努力按照市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张新文告诉记者。 今年,济阳将按照“水景园林”城市的定位,着力做好“绿”、“水”结合文章,精心规划建设好城市景观带、沿黄风景带和澄波湖片区,加快形成由人工湖面、环城水系、休闲公园等组成的生态景观体系,培育打造一批特色休闲旅游亮点,使济阳成为省城居民的游乐园。同时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开展综合整治行动,使城区环境有了较大改观。规划建设一批高档住宅区、休闲度假区,吸引省城居民来休闲居住,使济阳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好家园”。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