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0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 > 背景资料

2001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回顾

2006-08-31 10:57:50
   
 

  第一届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于2001年6月18日至22日,在青岛“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博览会期间共有来自国内外500多个政府、友城、电子家电企业的代表团参会,吸引国内外参观者5万人次,海外客商3600余人;出口成交4亿多美元,国内贸易成交近60亿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184个,外资额11.25亿美元,其中青岛代表团签订项目114个,外资总额9.51亿美元,过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1个,合同外资7.75亿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81.5%。

  本届博览会是在前17届青岛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青洽会)基础上,由综合性向专业性转变而成的,也是我国在新世纪举办的第一届以电子家电为特色的国际化、专业化博览会。博览会为我国电子家电行业扩大与国外知名电子家电企业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渠道和平台,为我市打造国际博览会这一城市“名片”和会展品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受到国家外经贸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省政府、协办单位以及各参展团组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赞扬。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新科技、新生活"。围绕这一主题,重点突出了专业化、国际化的办展特色。

第一届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突出了电子家电这一鲜明主题
    共吸引超过1000家国际国内著名电子家电及其相关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来青参展参会。参展展位中,电子家电展位占参展总数的81.7%。展品主要包括数码信息、通讯产品以及智能白色家电、软件、家用机器人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一些电子家电企业在本届博览会上首次展示了自己的最新产品,共吸引了20多家国内外大型采购团前来订货。据统计,整个博览会期间电子家电产品出口成交3.46亿美元,国内贸易成交58.93亿元,分别占总数的87.3%和98.6%。国内外贸易的踊跃成交,为把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办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名牌博览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
    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境外重要团组、32家世界500强企业参加了博览会。境外参展摊位占总数的33%,高于一般国际化博览会25%的比例标准。另外,海尔集团组织了全球海尔产品生产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集体参会,提高了本届博览会的国际化程度和成交额。如此众多的境外客商参加本届博览会,这在历届青洽会中是没有的。

  3. 论坛活动成为本届博览会亮点
    邀请来自海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工商界精英围绕着7个专题,做了32场次报告,吸引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场场爆满,累计参会人员超过2000人。整个论坛活动层次高,影响大,顺应潮流,颇具前瞻性,有效地提升了本届博览会的文化品位和在电子家电信息技术领域的先导性。

  4. 对外影响显著增强
    本届博览会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官员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100多个友城、专业协会、企业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博览会还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共有来自国内外70家新闻媒体的200余名记者参加本届博览会,从多个侧面向海内外报道了博览会的盛况,并进行了直播。山东经济广播电台、青岛广播电台新闻频道首次在会展中心设立现场直播间,成为本届博览会的亮点之一;同时博览会也得到了参展客商的高度评价。绝大多数的中外参展团组和企业对本届博览会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表示满意。多数企业已明确表示明年将继续参加博览会,部分企业将扩大展示规模。

  5.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外经贸部、省政府领导多次听取博览会工作汇报,并亲临现场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市领导也多次听取博览会筹备组织工作汇报,并做了重要指示。市政府分管领导还亲自召开工作调度会,督促工作进度,强调工作纪律,强化服务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 精密组织,周到服务
    博览会组委会先后组织了20多个专门团组赴国外招商招展,并对各项组织工作进行了整体安排和细化分解,超前准备,协调运作。组委会设立了八个工作部,从日常联络、信息服务、展场布置、大会宣传、接待服务、洽谈成交、活动安排到营造环境、交通疏导、消防治安、卫生保洁、餐饮服务等各方面都做到了周密安排,圆满完成了各项组织服务和保障工作。
  编辑: 余梁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