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0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 > 展会报道

感受产业风向 全球电子展"冬美夏中"架构成形

2006-08-31 10:57:51 SRC-133
  罗清启 
 

    全球电子展览业的单一核心结构从今年的SINOCES(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开始已经成为历史。此前,如果要全面感受未来电子产业的风向,只能在每年的冬天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去参加CES(国际消费电子展),现在则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夏季的青岛SINOCES。

  全球电子产业链条将在本届SINOCES上完整地展现出来,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电子强国的电子制造品牌齐聚SINOCES,全球主要消费电子市场的主流电子连锁渠道商已经全部到位,美国、日本、韩国、澳洲、欧洲的电子产业协会也悉数全到,全球电子制造业主流供应商一个没有少,可以说,青岛SINOCES成为东半球的电子引擎已经没有任何疑问。

  借助庞大电子制造业与巨大消费市场的中国腹地,青岛SINOCES在全球崛起是非常正常的。青岛的SINOCES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ES已经将东西半球的电子产业催化成了一个双核的动力结构,今后的全球电子展览产业将在“冬美夏中”的节律上运行。

  青岛SINOCES的崛起,不仅意味着中国多了一个全球性的电子展会,它最重要的意义是完整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广义产业结构,这将加速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电子会展产业实际上是服务贸易,它主要的作用是将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等产业发展的所有生产要素整合起来,它将对本国电子产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支持作用。美国的CES基本上已起到了整合全球电子业生产要素的作用,这对稳定美国电子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功不可没。

  从宽泛的产业结构上讲,美国电子产业并不是只有大的跨国公司以及围绕这些终端产品提供商的上下游产业链。其实,一个完整的产业基本上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以品牌终端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体系。二是技术供应产业。这个产业是由大公司的研发中心组成的研发体系之外最大的技术生成产业,它可以持续地满足大制造业对更新技术的需求,美国的硅谷实际上就是这样,它已形成一种新技术生成的生态,层出不穷的技术供应让硅谷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孵化新技术新产品的“蔬菜大棚”,只要是大公司需要的技术都可以在这里集中购买,这个市场的作用降低了公司的融资负担以及对新技术应用的市场风险。第三个产业层应该是为技术市场配套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更重要的作用不是为已经成长起来的大公司提供资金,它最重要的贡献是为种子公司,也就是为新萌芽的技术提供资本支持,这种“新技术+社会资本”的组合方式可以迅速地孵化产品与市场,形象地说,资金就等在“大棚”的旁边,只要新技术一出现,资金就会贴身上去提供支持,这是美国电子产业保持持续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第四部分是流通业。流通业主要是与制造业相互对应的专业化的现代连锁流通业,它对制造业有积极的优化作用,主要是为制造业提供需求信息。

  容易被人忽视的是现代会展产业。现代会展产业是制造业的服务业,它的作用是整合产业多种发展要素,为产业发展提供催化剂的作用。美国CES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电子展览会,实际上它的触角已伸遍全球,可以把美国电子业的强大优势辐射到全球,也可以把美国电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市场等信息反馈到美国国内,这可以充分灌溉美国的电子产业,这就是美国CES对于美国电子制造业的真正意义所在。

  对照美国电子产业的组成部分来看,中国电子业存在比较大的缺陷。以品牌产品为中心的产业完全是制造业,在对外市场上基本上是代工产业;资本市场不发达,没有专门针对电子产业的科技资本市场,从新技术出现到商业化的过程非常缓慢,这既阻挡了新技术的发展,也阻挡了专业资本市场的发育;几乎没有像硅谷那样成规模的新技术供应产业。这就是中国电子产业广义产业结构的现状。

  因此,我们看到,当青岛SINOCES具备了世界级影响力的时候,它的要素吞吐能力改变的不仅仅是展会本身,更重要的作用是完善并强化中国电子产业宽泛的产业结构。 

  编辑: 余梁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